以3D打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技術正在全球快速發展,并在復雜工業模具和醫療等領域一顯身手。日前,總部位于美國的UNIZ集團研發出全球最快的光固化3D打印技術,這一基于專利的液冷LCD光固化技術,速度超越同類產品近100倍。
在UNIZ位于北京的研發中心,《經濟日報》記者見到了用光固化3D技術打印出的物件:珠寶模具、牙齒模型、雕塑藝術品、手機殼……UNIZ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厚民說,UNIZ研發的光固化3D技術桌面機成型速度可達1000毫升/小時,居世界首位。“我們的光固化屬于SLA技術,被稱為3D打印領域的‘金標準’,精度和速度都是行業標桿。”李厚民說。
什么是光固化技術?李厚民介紹,光固化用光作引發劑,促使液態小分子反應變為固態高分子,形成長鏈,整個過程在光照下進行。傳統光固化技術中常采用激光作為點光源,UNIZ的SLASH系列打印機則采用LED陣列的面光源,能實現連續光固化,可每次曝光一層數據文件,再通過每一層數據的疊加將物體打印出來,效率大幅提高。
SLASH系列打印機的另一個技術創新是具有專利的液冷技術。李厚民介紹,傳統方案均沒有考慮打印中過高的溫度將使打印機結構受損問題,因而無法實現更高的打印速度。對此,UNIZ采用了消除多余熱量的方案。“按照測量計算,要達到1000毫升/小時的輸出速度,10分鐘之內,材料反應界面溫度可升至200攝氏度甚至300攝氏度以上,任何透明高分子分離材料都無法承受。”李厚民說。
為解決這一問題,SLASH系列打印機配備了液冷系統,通過流動的液體將熱量導出。李厚民說,這是目前3D打印機中唯一設有主動液冷散熱系統的方案,提高了打印速度。
UNIZ還破解了國內3D打印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和原創技術的難題。李厚民畢業于清華大學,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其研發團隊完全掌握自主知識產權與核心技術,已獲得30多項國內外發明專利,并取得廣泛應用。
李厚民介紹,以汽車為例,汽車在批量生產前需要模具去驗證設計是否符合功能性要求,目前一套模具的正常加工周期一般要一個多月,而采用光固化打印模具可以把時間壓縮到一至兩天。在醫療領域,牙齒模型多為手工制作,通過打印牙齒模型,可以將人力解放出來,精度也大幅提高……未來,3D打印機有望實現“觸摸即打印”,成為下一件家用電器,每個人都可以把創意變現為價值。
在工業領域,3D打印技術有望與多個產業深度融合。李厚民透露,UNIZ正在研發工業級的光固化3D打印機,首款量產型號將于近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精密成型及3D打印制造展覽會上正式發布并上市銷售。“預計,大尺寸工業機型可將整車外殼打樣時間從6個月縮短到1至3天。”李厚民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