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 華在會上介紹了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她表示,10月份,生產需求保持穩定、就業持續向好、物價總體穩定、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運行始終保持 在合理區間,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持續發展,為更好地完成全年預定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供給方面,劉愛華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今年以來供給體系的質量持續改善。一是先進的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先進產能加快發展;二是低端落后產能陸續退出;三是優質的供給在加快增長。
具體來看,1月份至10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7個百分點,在所有行業里面處于較快增速。現代服務業增 速更快,發展勢頭更加良好。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7.5%。1月份至10月份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3%,增 速持續回落。落后產能也在逐漸退出,今年的煤炭和鋼鐵的去產能任務已經超額完成,尤其是地條鋼的產能出清。此外,1月份至10月份,高技術制造業投資比上 年同期增長16.8%,遠高于整體投資增長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在供給體系質量持續改善的基礎上,需求潛力逐漸釋放。劉愛華表示,今年以來,一方面各部門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另一方面注重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同時鞏固外貿回穩的良好態勢,形成了內外需求聯動的良好格局。從消 費、投資、出口看,需求的潛力確實也在持續釋放。
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51.6%,已經連續15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也就是處于擴張區間,當然月度之間可能會有波動。10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4.3%,連續很長時間處于較高的景氣區間。
劉愛華表示,從供給、需求、發展動力、發展信心,以及從宏觀到微觀等各個方面來看,支持經濟下一步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條件和基礎越來越穩固。(來源:證券日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