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車不停駛,10秒內遙感設備就能監測出排放是否超標。在位于北京延慶區的公路超限檢測西康站,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該區自主研發的遙感監測設備,正式投用后,它將實現尾氣監測、篩查歷史超標情況等功能。
圖片來自千龍網。攝影:馬文娟
作為西北的重要通道,每天有一萬多輛機動車從延慶進京。過去,工作人員只能通過人工監測的方式對機動車排放進行監管,不僅工作效率和覆蓋范圍低,還常常因為監測造成擁堵。去年冬天,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環保部督察組對延慶的機動車管控進行現場調研后,提出了督辦事項,要求解決這一問題。
梳理過現行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延慶區環保局初步有了想法——針對大貨車的智能遙測監管篩查識別系統。但是,了解了市面上相關產品的現狀后,他們發現,現有的監測系統都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研發。目前,新系統已經在西康站進行調試,預計10月開始試運行。
新系統投用后,能在車輛不停駛的情況下進行遙感監測,每輛車僅花費數秒,對比手工監測速度提高10倍以上。同時,遙測數據將作為預監測結果進行篩查,如果超標,車輛將進入專門的復檢區進行人工復測,以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率。
據延慶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的遙感系統能夠對所有車輛進行監測,而過去人工監測時,監測車輛占總量的比例僅為0.3%-0.4%。
此外,這一智能遙測監管篩查識別系統最大的進步是提高了篩查識別率。在西康站,記者看到,遙感監測門的兩側和上下各有一套發射接收器。“大貨車排氣口位置不確定,過去,監測排放時識別率只有50%-60%,如今,我們實行了水平+垂直的立體監測,識別率能提高到90%以上。”
未來,這套系統還能實現篩查識別歷史數據的功能。“我們建立歷史超標車的數據庫,車一開過來,通過車牌就能自動調閱記錄,進而進行管控。”上述負責人表示,歷史超標一次的機動車,辦進京證時要求治理完善達標,歷史超標兩次的將不予辦理進京證。
除西康站外,智能遙測監管篩查識別系統還將在延慶區下營站、張家營站、康莊站布置,初步投用7套。
(原文標題:北京延慶自主研發遙感監測設備讓超標車無處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