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近日,記者從福建廈門市同安環保分局獲悉,同安區近期啟動7個鄉鎮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建設工作,預計將于下月底正式投用,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區各鎮、街、場、開發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全覆蓋。
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勘測現場。圖片來源廈門日報
近段時間以來,同安區持續創新監管方式,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工作,多措并舉打好大氣污染防治“組合拳”,提前實現“十三五”空氣質量目標,上月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市第二。
推進治理工作 改善空氣環境
天朗氣清,微風習習。在新民鎮溪林村上院里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選址地,來自廈門隆力德環境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仔細檢查周邊交通狀況、用電情況、高壓線路等細節,并詳細記錄下各個數據,為接下來監測站的建設做最后的準備。
項目經理胡盛彬告訴記者,目前同安轄區內已有祥平街道、汀溪鎮、蓮花鎮、竹壩開發區、溪東水庫5個監測站,接下來,將在西柯鎮、大同街道、五顯鎮、新民鎮、洪塘鎮、白沙侖農場、鳳南農場新建7個空氣質量監測站,主要用于監測細顆粒物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指標。
同安環保分局局長黃平談到,同安區在全省率先實現各鄉鎮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全覆蓋,未來,監測數據將作為鄉鎮黨政領導考核排名的重要依據,督促基層干部著力提升環境質量,建立高效統一的生態環境監管機制。
“監測站的安裝運行,將更加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鄉鎮環保工作成效,同時,將促進我們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污染源治理,有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進而改善全區環境空氣質量。”黃平說。
加強污染防治 督促工廠整改
除了充分發揮監測系統的“千里眼”“順風耳”作用之外,同安區不斷建立健全空氣質量提升工作的長效機制,實施綜合治理,全面落實部門聯動、全民參與、預報預警、督查督辦、嚴格追責等各項保障機制,有效推進各項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開展。
今年以來,同安區加快推進高污染燃料鍋爐整治,工業窯爐及10蒸噸以上高污染燃料鍋爐整治任務已全部完成,前三季度已整治10蒸噸以下高污染燃料鍋爐180臺,超額完成市里下達的總任務數。
加強工業揚塵污染防治,同安區通過協調各鎮(街、場)組織四級網格員進行全方位巡查,督促轄區內企業,營造更好的工作環境,及時發現并制止工業煙(粉)塵、道路揚塵、焚燒垃圾秸稈等大氣污染行為,截至上月底,累計出動巡查2640人次,發現問題35個,督促工廠及時完成整改。
此外,同安區開展VOCs(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專項整治,降低同安區印刷包裝行業和表面涂裝行業VOCs排放強度,促進區域空氣環境質量提升改善,截至10月底,已完成整治并通過驗收83家,超額完成任務。
目前,同安區的大氣污染治理成效初顯。今年1月至10月,同安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5.39%,比去年的空氣質量率提高了2.02個百分點,提前實現“十三五”空氣質量目標。其中,10月份同安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100.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市6個區中排名第二。
(原文標題:廈門同安區將在全省率先實現空氣監測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