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范圍的核電發展 正處于技術升級換代期、產業格局調整期、發展重心轉移期。十九大報告明確指示要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在能源領域要加快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 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核電必將發揮積極作用。未來10-15年仍然可能是我國核電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建設核電強國的關鍵階段,“核電鋼 需”新的發展機遇即將來臨。
目前,國內在運核電機組共37臺,3563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共19臺,2187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數量居世界第一。2017年前三季度核能發電量 1829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2%,同比增長約21.37%。與火電廠相比相當于少燃燒5706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950萬 噸、二氧化硫排放約5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約42萬噸,核電優勢明顯,大力核電符合低碳化能源趨勢,有助緩解大氣污染。據世界核能協會預測,中國到 203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1.5億千瓦,需投資10800-14400億元。未來5年我國核電將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 上,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預計2020年前國內核電市場可達4775億元,帶動核電特鋼需求持續向好。
核電用鋼是包括用于核電站的核島、常規島、電站輔助設備等設備制造用鋼鐵材料。核承壓設備是指核動力廠及其他核反應堆中執行核安全功能的承壓設備及其支承 件,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穩壓器、熱交換器、管道、泵、閥門、貯罐以及堆內構件等;反應堆系統的鋼制安全殼或混凝土安全殼的鋼襯里;核燃料生產、加工、貯 存、后處理設施以及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設施中包容放射性物質的承壓設備及其支承件;其他需要嚴格監督管理的核承壓設備。這些材料可細分為碳素鋼、低合金 鋼、不銹鋼、鎳基合金、鈦及其合金、鋯合金等,其類型涉及板、帶、管、絲、棒和鍛件等。
在發展國內核電建設的同時,伴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國核電還在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近日國家能源局與國家開發銀行共同簽署《關于支持核電技術創新及 “走出去”的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服務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持續推進能源綠色發展。“十三五”是推動能源革命的蓄力加速期,是我國核電技術創新發展和“走 出去”戰略取得突破的關鍵時期,在國內建設以及海外出口的雙重需求推動下,中國的核電產業將迎來廣闊的成長空間,估計未來5-10年將帶動200萬噸的用 鋼需求。(蘭格研究中心葛昕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