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越五個地市的燃煤鍋爐銷號驗收順利通過,勝利油田564臺燃煤鍋爐徹底告別煤時代。至此,東部區域燃煤鍋爐環保治理工作畫上圓滿句號,比國家、集團公司和山東省規定時限提前了一個月完成。
燃煤鍋爐環保治理屬于一項必須按期完成的政治任務。今年2月28日,國務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要求“2(北京+天津)+26(含山東的濟南、淄博、濱州、德州、濟寧、聊城、菏澤)”城市10月底前完成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緊隨其后,集團公司于3月10日召開會議,要求高度重視“2+26”方案,確保按期完成國家要求。
為實現低液、油稠生產井的升溫伴輸,勝利油田有著多種單井加熱工藝,其中燃煤加熱爐因運行成本相對較低,有著較大應用規模。據統計,油田在用燃煤加熱爐數量達到564臺,一年要燒掉2.7萬多噸燃煤、生物燃料1.2萬多噸。其中“2+26”區域198臺、東營、濰坊區域366臺,涉及9個開發單位、五個城市區域。
接到任務后,勝利油田立即成立了專項工作運行項目組,并確定“9月底前燃煤加熱爐全面清零,保質保量完成”的目標。在確定治理數量時,油田自我加壓,將沒有涵蓋在“2+26”區域里面的366臺鍋爐也納入到了治理范圍內。
治理方案編制中,油田堅持“經濟實用、高效可靠”的原則,564臺加熱爐燃煤改造分別采取燃氣替代、氣電兩用爐替代、井筒化學降粘替代、電加熱替代、管線串接伴輸等五種治理改造方式,并針對不同區域特點編制了41項分區治理方案。
半年的時間里,油田建立“兩會一報”運行管理保障措施,通過每周的專項周報運行、油田生產會通報,強化整體工作全過程督導;針對涉及部門多、業務流程復雜問題,建立流程并行機制,可研編制及采購備料并行、實施采購及基建招標并行,縮短業務流程運行時間;建立實時問題反饋解決機制,針對運行中反饋的各類問題,實時組織各部門、各單位協調優化、及時解決,確保整體工作順暢運行;建立工作倒排督導運行機制,建立分單位、分項目倒排進度工作運行督導表,實現每個項目單項規定時間節點運行,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進行了12次、173處現場的督導工作,督導項目運行。
9月25日至28日,油田對564臺燃煤鍋爐進行全面銷號檢查驗收。經現場檢查,所有燃煤鍋爐全部改造、拆除或封焊停用。(楊輝 王東奇)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