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一號是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標志性工程。11月6日上午,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國彪、饒芳權的現場見證下,中核集團華龍一號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廠內型式試驗,各項技術性能滿足合同和相關技術標準,綜合技術指標全面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這為打造核電國家名片、鑄造國之重器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華龍一號包含5萬多臺套設備,裝備國產化率可達85%以上,涉及設備供應商5300多家,給我國裝備制造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轉型升級機遇。核能汽輪發電機是大型核電站核心設備,是將核能轉化為電能的關鍵設備。華龍一號核能汽輪發電機單機容量為1200兆瓦,參數高、容量大、結構復雜,設計制造技術難度也更高。
在多年核能汽輪發電機研究設計和制造能力的經驗積累下,該設備制造廠家東方電機潛心鉆研我國三代核電設備技術,成功攻克了多項技術制造難題,并在完全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核能汽輪發電機中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負責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6號機組的總承包工作。該公司針對發電機部套件設計、采購、制造、總裝、試驗進行合理工期及風險分析,組織東方電機多次召開專題會進行討論,針對各個環節進行工藝、制造資源優化,對風險項做好事前管理并制定應對措施,同時組織召開高層協調會,成立領導專項小組,采用駐廠聯合辦公、組織成立華龍一號發電機總裝、型式試驗聯合突擊隊等多種形式,保證了發電機制造、總裝、試驗的順利進行,為發電機定子交付現場的實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北京四達貝克斯工程監理有限公司、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清華大學等單位以及來自烏克蘭、奧地利等國家能源企業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了見證會。(朱益東 師金斌 郭佳林)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