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行——走進染料中間體產業授旗現場
11月4日下午,由工信部、環保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染料工業協會指導,中國化工報社、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發起組織的“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行——走進染料中間體產業”調研活動,在西安正式啟動。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為長江經濟帶綠色化工行——走進染料中間體產業啟行記者授旗。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發展,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要求,全面推進綠色制造,實現綠色增長,提高工業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工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剛剛結束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推動綠色發展,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快水污染防治,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
而在此前,今年7月27日,工信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環保部共同發布了《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綠色發展目標。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今年制定出石油和化學工業綠色發展六大行動計劃,其中《廢水治理行動計劃》明確了石油和化工行業污水治理目標。并提供了染料中間體行業水污染治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長江經濟帶的石化產業生產能力已占據全國的近“半壁江山”。有關數據表明,長江流域每年廢污水排放量相當于一條黃河水量。而染料中間體行業作為石油和化工行業中廢水排放的典型行業,其廢水具有色度高、COD高、鹽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點。加之很多企業多采用傳統的間歇操作,工藝較落后,產生的廢水水質波動大,超標排放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開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染料中間體產業)調研,對于摸清染料中間體產業的現狀、揭露違規偷排企業、提升行業環境治理水平、加強長江流域環保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會上,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表示,十九大報告對新聞媒體提出了專門的要求,要示提高“四力”——要提高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和公信力。經過多年培育我們已經形成了上百名院士、行業專家,政府資源溝通的團隊和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和中國石油科普聯盟等行業智庫的支撐體系,同時作為行業的權威媒體,報社已經建設起多媒體傳播矩陣。
他表示,中國化工報社開展這次染料中間體調研行動,將采取現場調查、專題座談、閉門會議、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勢,走訪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染料中間體企業。調研活動將歷時8個月,在明年世界環境日舉辦發布會,發布全國首份區域性報告。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此次調研活動選的主題非常重要。綠色發展是中央和國務院提出的國家“十三五”五大新發展理念之一。十九大報告多次提到必須在未來的發展中認真貫徹落實好五大新發展理念。此次調研活動選取綠色化工行為主題,與國家總體國民經濟的部署是高度契合的。
他表示,石化聯合會在“十三五”的規劃當中,提出了石化行業兩大戰略舉措:一是創新驅動,二是綠色發展戰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為了綠色發展落地,在調研之后于今年4月份發布了《關于石化行業綠色行動的六大專項計劃》,包括廢水、廢氣、廢物、節能環保、安全管理、園區管理等六大專項行動計劃。
針對此次調研活動,傅向升提出三點希望 :第一,通過次調研活動為石化企業創新和轉型升級發展樹立一批典型;第二,通過此次綠色化工行動為國家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好的意見和建議;第三,長江經濟帶是石化產業最聚集、最發達的一個地域,通過此次調研活動為金融界、基金和投資家發現好企業、好項目、好投資機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巡視員辛仁周表示,現在長江中上游地區的相關產業技術水平整體比較落后,還存在一些產業水平不高、甚至環保水平不高的企業,面臨著加快發展、向東部看齊的任務。此次活動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要求。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政策處副處長王力表示,目前史上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法律在實施,對于很多違法違規的企業,我們是毫不留情、零容忍、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同時這也是為了保護所有的合法合規的、符合環境保護政策的企業利益。
科技部社會發展司資源環境處孫巖表示,此次長江經濟帶主題調研活動很有必要,也是一個非常具有創新型的舉措。這次活動既可以為石化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第一手的調研資料,也可以為政府、相關部門在下一步的政策、行業、產業環保政策的制定上提供一些依據。
浙江省石油和化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張旭表示,浙江染料占全國63%,全國今年將近100萬噸的染料產量,62萬~-63萬噸在浙江。全球前三大染料企業都在浙江,浙江的染料產能也可能是國際上最大的。
他說:“此次調研活動的針對性非常強,我們要全力支持這項工作。”
中國化工報社副總編輯孟晶說:“此次調研準備分三大塊,一是下游企業,每省不少于3家。我們要做集中全面重點性調研,還要召開現場會議,重在取經;二是中游企業,每省調研不少于5家;三是長江上游的,突出的是配套,每省不少于4家。”
她表示,此次調研對象包括企業、園區、公眾、協會、政府以及科研機構等。其中,企業和園區是此次調研的重點。
面對專家的期望和建議,中國化工報社副總編輯、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潘杰說:“領導、專家和企業界代表的期望和要求,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和指南,我們一定不負眾望、牢記眾托,擼起袖子加油干!為精心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增長極,促進長江流域化工綠色發展留下我們辛勞的汗水和足跡!”
據記者了解,此次調研活動將緊扣綠色發展主題,采取現場調查、專題座談、對話交流、閉門會議、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走訪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染料中間體企業,發掘清潔生產、科技創新的典型樣板,曝光違法亂相,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思路和新模式。調研活動歷時8個月,在明年“六五”環境日舉辦長江經濟帶化工清潔生產高峰論壇暨染料中間體調研報告發布會上,將發布全國首份區域性調研報告——《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染料中間體產業調研報告》,引導染料中間體產業實施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