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十月即將結束之際,雖然行業整體復蘇的步伐繼續,但鋼鐵行業卻未能在傳統旺季收獲以往的火爆。
10月31日上午9時,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最新一期鋼鐵行業PMI指數(下簡稱“鋼鐵PMI”),10月份該指數為52.3%,較上月小幅下降1.4個百分點,連續第二個月出現下降。
雖然在“金九銀十”連續下降,但鋼鐵PMI卻已連續六個月處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在西本新干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看來,這表明鋼鐵行業高景氣度格局仍在延續。
不過,在展望新一年鋼材市場形勢時,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中國鋼材(粗鋼)表觀消費增速將會大幅回落。
鋼鐵PMI連續兩月下降
在反映鋼鐵行業景氣度的最新一期鋼鐵PMI中,10月份為52.3%,主要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小幅下降。
具體來看,10月鋼鐵行業PMI生產指數為58.3%,雖然較上月小幅下降1.5個百分點,但仍處較高水平,且該指數已連續9個月處于擴張狀態。
但與生產相關的采購活動則呈現一定的收縮,其中,10月份原材料進口指數為49.6%,較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也是自今年5月份以來首次回落到50%以下。
邱躍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本月鋼鐵生產較為積極,但隨著北方地區采暖季限產政策的逐漸深入,鋼廠原料補庫的積極性減弱,后期生產或將有所趨緩。
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9月份我國粗鋼、生鐵與鋼材產量均為年內最低,其中生鐵產量為5959.9萬噸,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鋼材產量為9356.4萬噸,同比 下降1.8%。進入10月后,下降趨勢仍在持續。中鋼協數據顯示,10月上旬的中鋼協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為183.59萬噸,同比下降3.55%,環比 下降1.9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發現,10月份邯鄲、唐山、安陽、天津等地鋼廠已相繼啟動采暖季限產,直接影響了部分企業的生產。
再看新訂單指數,10月是傳統的旺季,從市場表現上來看,本月的市場需求繼續擴張,新訂單指數為55.9%,雖較上月回落4.7個百分點,仍處于擴張狀態。
“這也表明鋼鐵行業高景氣度格局仍在延續。”在邱躍成看來,作為傳統旺季的10月,國內鋼材市場延續了9月份理性擴張的格局,生產和需求穩中趨緩。
明年增速或回落
進入2017年以來,鋼鐵行業依然吹響了復蘇的號角。而復蘇的主要動力,無疑是需求增長。
在陳克新看來,2017年中國粗鋼材需求旺盛,與供給側改革共同改善了供求關系,拉動鋼材市場價格強勁揚升,致使鋼鐵行業實現利潤成倍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市場機構西本新干線的監測中,整個10月份內,鋼材價格比較平穩,在4150~4250元/噸之間小幅波動。
在邱躍成看來,這表明市場趨于穩健,從而形成了相對平穩的價格區間,但整體成交量較上月有小幅下降,抑制了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
對鋼廠來說,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企業利潤很可觀,各大鋼廠近期發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來看,業績幾乎呈現井噴式增長。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也顯示,2017年1~9月份,全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2倍。
今年鋼材行業實現利潤繼續增長,全年平均實現利潤倍數增長已成定局。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中國鋼材(粗鋼)明年表觀消費增速將回落。陳克新也提到,預計2018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約為8.5億噸,增速重新回落到個位數。
“需求增幅回落的主要因素,還在于對比基數的提高。”陳克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2017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漲幅已經達到了12%,明年不可能再以同樣高速度擴張。(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