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工業大學牟介剛教授組織發起的“泵與發動機學術交流研討會”日前順利落下帷幕。業界分析普遍指出,本次活動繼續秉承“中國泵園”精耕綠色制造的發展理念,為泵設備、發動機行業發展打下了鋪墊,并為泵行業的長遠良性發展培育了優質沃土。金秋十月,碩果累累。繼2017年4月中國泵園成員單位走進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康明斯”)進行現場考察合作后,中國泵園再次迎來“豐收季”。
10月19日,由中國泵系統綠色節能產業聯盟、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襄陽本康動力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工業大學工業泵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泵與發動機學術交流研討會會議”在杭州市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舉行。會議旨在通過泵設備、發動機行業精英相互交流溝通,以期促進泵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凝聚力。
據悉,此次會議由浙江工業大學牟介剛教授主持。同時參會的還有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梁利華、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威、襄陽本康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金山、南方泵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勤偉等眾多泵與發動機行業資深人士。業界分析普遍指出,通過活動交流、座談會等深入交流活動,此次會議無疑將為泵設備產業帶來源源不斷的內生新動能。會議期間,泵行業翹楚集聚一堂,碰撞出激烈的思想火花。牟介剛教授對當前泵設備、發動機及泵園企業近年來的跨越式發展予以高度評價。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圍繞“泵+發動機”產業融合、未來走向的生態格局,牟教授在為泵與發動機結合后的行業前路照亮方向的同時,也傳遞出傳統泵設備制造產業的積極信號。
牟教授進一步指出,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效應疊加下,泵與發動機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面對當前行業大規模擴張態勢,創新發展成為企業技術與產業競爭的首善之選。與此同時,只有不斷鼓勵泵園企業加快應用創新成果,探索新模式,才能為泵與發動機產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在談及泵園企業如何在市場中彎道超車,在牟教授看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推動之下,近年來環保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業內專家認為,面對行業的迅速擴張,創新發展是技術和產業競爭的基礎,只有不斷鼓勵企業加快應用新成果,探索新模式,才能為產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面對更嚴格的產業制造標準,群雄逐鹿的巨大市場,創新正在成為包括泵園企業在內的泵業高頻詞。
緊接著,隨著康明斯產品樣機贈送儀式正式啟動,亦讓此次會議迎來了高潮。資料顯示,由康明斯自主研發的QSB3.9、QSB6.7發動機采用缸內燃燒技術,在有效提升可靠性與耐久性的同時,也令該設備傳承性好、易于升級。同時,高壓壓軌燃油系統噴油壓力高達1600bar,實現多點噴射、不同轉速下油門響應迅速。成熟完善的智能電控技術同樣是康明斯QSB3.9、QSB6.7發動機備受市場青睞的關鑰。上述兩款設備根據應用需求可量身定制發動機規格,實現更為高效的自我診斷與自我保護能力。后部發動機動力輸出,燃油適應性強,并經由集成化設計,結構緊湊、易于維護。此外,采用高強度全新缸體設計的康明斯QSB3.9、QSB6.7發動機將排量顯著提升,使得該設備可靠耐久,節能降耗。也正是憑借諸如上述發動機的雄厚技術實力,并持續通過調整戰略規劃和優化產品結構,康明斯現已達到年產23.5萬臺發動機的生產能力,并通過滾動式技術引進和自行開發戰略,在產品開發上逐步實現與歐美市場同步發展,從而跳躍式提升中國中重型發動機的技術水平。而為進一步打破未來發展的技術與設備瓶頸,康明斯將繼續與中國泵園進行深入合作,并為“以康明斯動力建設更美好的生活”的戰略布局再敘精彩。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