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錳資源的生產和消耗大國,僅在2014年,錳的產量就達到320萬噸。在每年消耗的錳產品中,90%用于鋼鐵工業,10%用在電子、有色金屬、電池、農業、化工等行業。氯化錳是錳產品中的一個重要品類,可作為生物、醫藥、化工、冶金、食品等多個領域生產原料。高純的無水氯化錳則可用于生產高效的汽油抗爆劑,精密的分析試劑,以及熔融電解生產高純金屬錳。其中,高純金屬錳可應用于潛艇的減振降噪材料,第四、五代戰斗機發動機的核心材料,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導接線,光頻隔離器,磁性半導體等高科技行業。
針對高純無水氯化錳制備難度很大等問題,“十二五”期間,科技部啟動實施了“連續法生產高純無水氯化錳關鍵技術中試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該項目通過將氯化錳溶液除雜后干燥脫水制備高純無水氯化錳,制備工藝簡便,很好地解決了氯化錳溶液的痕量雜質去除問題以及干燥過程中堿式氯化錳等副產物的控制問題,開發了一種以金屬錳與鹽酸為原料制備高純無水氯化錳新工藝,創新應用噴霧干燥與高真空聯系干燥組合技術,從而實現高純無水氯化錳的制備及其應用。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決勝階段。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加快推動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科技部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圍繞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重大需求,重點加快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升級、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納米材料與器件、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材料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發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