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十二五”期間環境監測相關的政策密集出臺,不僅釋放了水、大氣等領域的防污治污需求,也帶動了環境監測行業的需求。政策的密集出臺開啟了環境監測千億市場“藍海”,一直被認為是“小而精”環保細分行業的環境監測行業未來增量市場可期。水質檢測市場是其中的核心板塊之一。
有目共睹的是,不斷擴張的城市規模、工業化進程引起的過度排放以及生活廢水的肆意排污,使得中國的水環境問題逐漸凸顯。水污染問題逐漸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此,水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相關利好政策頻發。中國化工儀器網編輯特別整理2017年以來水質監測領域的重大政策、法規法案。一起來看看。
兩部委聯合印發《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
為強化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支持和引導《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任務的實現,4月,環保部攜手財政部制定了《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績效評價辦法》?!掇k法》指出省級財政部門會同環境保護部門編制并提交本地區年度實施方案及區域績效目標,組織實施本地區績效評價工作。根據需要,績效評價工作可以委托專家、中介機構等第三方參與?!掇k法》的實施加快了水污染治理進度,保障了我國水污染防治計劃實施。
水污染治理領域最高法律法規:《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擬修訂》
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修改后的法規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端廴痉乐畏ㄐ拚?草案)》是我國水污染治理領域的最高法律法規,對于整治下游水污染亂象意義重大。新法中規定環保部將統一規劃國家水環境質量監測站點的設置,建立監測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對水環境監測的管理。隨著新法的實施,國控水質監測站點有望持續增加,未來可能形成水質監測數據平臺,利好水質監測企業。
《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發布
8月,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發布《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2018年度項目(課題)指南》。作為《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水專項是迄今為止我國資金投入總量最大的環境科研項目,投入逾百億,旨在為中國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關于做好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事權上收工作的通知》出臺
地表水監測事權上收是提升環境監測能力、減輕基層壓力的現實需求,是加強數據應用共享、滿足公眾和社會需求的重要保障。9月,環保部發布了《關于做好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的通知》,對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詳細規定。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采取采測分離和水站建設同步推進、分布實施的方式進行。
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印發
環保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劣Ⅴ類比例控制在5%以下?!兑巹潯诽岢隽斯I污染防治、城鎮生活污染防治、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流域水生態保護、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保障等5項重點任務,,采用中央和省級項目儲備庫相互銜接、動態管理的方式推進實施?!兑巹潯返某雠_對于促進“水十條”實施、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水環境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可以發現,2017年以來,環保部攜手財政部、水利部等多部門致力于水治理產業鏈的多環節發力。某種程度而言,這將倒逼企業和相關監管部門在水質監測、污水處理和管道建設等方面增加投入,相關產業鏈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隨著科學及社會的發展。環保政策的不斷扶持以及水系水質監管力度的加大,水質監測儀器市場也將迎來更多的增長空間。水質自動化在線實時監測和大數據分析將成為擴大監測范圍、提高監測效率的重要環節,擁有相關數據采集與設備運營的企業將獲更多市場份額。深耕水質監測領域的儀器商能否把握機遇,揚帆起航,不妨拭目以待!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