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新莽銅嘉量、日晷、唐代的十二生肖刻花銅尺、漢代銅陶量、和各個朝代不同代表性的權、砝碼……近日,計量博物館在中國計量大學建成并正式開館,免費向市民開放。該館坐落在浙江計量學院校園求是南樓第四層和第五層,總面積約為1700平方米,分為古代計量和近現代計量兩個展廳,以歷史發展時間順序為線索,中外計量歷史文化為主線,多角度、多途徑,展示計量歷史文化的魅力,共展出700余件藏品。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計量源于并高于測量,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基石。在我國,計量歷史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結晶,數千年深深植根于中華文明和民族的觀念習慣中,并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隨著社會進步,現代計量在科技、經濟、民生及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亟待研究、挖掘、宣傳和普及。因此,建立一座集展示、收藏、研究、普及計量歷史文化的專業博物館,意義重大。中國計量大學作為全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業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具有承建計量博物館的獨特優勢和條件。
中國計量大學校長宋明順表示,計量博物館的建成開館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師生、惠及大眾的工程,它傾注了各級領導和各界朋友的心血和汗水,寄托著全校師生的美好夙愿。他希望能夠發揮好計量博物館在浙江乃至全國計量文化引領中的作用,努力把博物館建成全國高校一流的行業性博物館,使之成為學校的計量文化研究交流中心。
博物館是研究、教學、宣傳、普及、交流的基地和平臺。計量博物館開館后,中國計量大學將以此為依托,在全校跨學科研究基礎上,開展計量歷史與文化、計量與國家治理、計量與意識形態、計量與校園文化、計量與黨建、中外計量比較等方面研究,開設學校特色課程“中國計量史”,形成學校特色優勢,成為國內外計量歷史文化交流的平臺。
博物館內有什么可以看的?據了解,博物館以計量歷史文化發展演變過程為主線,按照歷史時期分為四個主題,展示內容包括計量文物及復制品、計量歷史方面的文字圖片、地圖、模型、沙盤、蠟像、聲像資料等輔助展品,計量方面的壁畫、雕塑等美術作品百余件,還有多媒體、動畫、觀眾參與裝置、特殊照明設備、安全與環境設備等。可以說,這是一座集展示、收藏、研究、教育、保護、文化交流、普及推廣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內一流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
(原標題:藏品700余件的計量博物館昨日在中國計量大學揭開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