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市這些年成了客商投資的“香餑餑”。近日,這里的100畝土地引來60億元投資,用于發展綠色環保的精細化工產業。
這個長江邊上的化工產業城市從5年前轉型開始,就決定走一條兼顧環境與發展的道路,“十二五”期間關停120多家化工企業。如今,泰興產業實現提升,經濟發展實現量質并舉。據泰興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16年,泰興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8%,增幅居江蘇全省縣(市)首位。泰興市委書記張育林說:“泰興這5年的轉型發展實踐說明,環境和經濟可以實現雙贏。”
鐵腕治理“小散亂”
5年前,泰興市面臨著長江邊產業城市共同的煩惱。
“東西南北中,處處是化工”,曾經是泰興的寫照。建于1991年的泰興經濟開發區,集中了全市200多家化工企業,但很多是“小散亂”的小化工企業,環保工藝不到位,環境污染大,泰興也因此成為江蘇省環境信訪的重點單位。
“鐵腕治污,還清‘舊賬’,不添‘新賬’,為經濟發展‘增動力’,為生態環境‘多加分’。”這是泰興市委市政府的決定,但在當時,不乏擔心:大量整頓關?;て髽I,泰興經濟會滑坡嗎?企業還敢來投資嗎?
“要用辯證的觀點、歷史的眼光和人民的立場來認識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張育林說,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既有制約作用,也有倒逼轉型的推動作用。
通過鐵腕治污,泰興不僅讓企業轉變安全環保理念,也讓轉型發展成為化工企業的自覺行動。2017年9月,在泰興經濟開發區內,泰州百力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剛剛新建了廢氣熱力氧化燃燒項目,該項目即將投入使用。“與傳統的設備相比,新建項目不僅熱效率高、運行成本低、能處理大風量中低濃度廢氣,濃度稍高時,還可進行二次余熱回收,大大降低生產運營成本。”百力化學相關負責人說。
豐益遠大化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投產運行了冷凝塔和污水處理池。該機組設計處理廢氣1萬立方米/小時,處理污水120噸/天。
經過多年努力,截至2016年底,僅泰興經濟開發區內的化工企業,就從200多家降至70家,整個泰興市也只有96家化工企業。
綠色發展引來“高富帥”
污染企業減少甚至沒有了,那新的企業從哪里來?張育林認為,只有從被動忙于末端環境治理向主動推進產業升級轉變,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走出一條經濟轉型與環境保護“雙贏”的新路子。
泰興經濟開發區的工業總量占泰興全市的60%,而化工產業占開發區產業的70%,精細化工更是在全國化工園區中排名第一。對此,泰興經濟開發區找準自己的發展方位,一方面以最嚴的環保安全監管,倒逼關停淘汰落后產能,一企一策,幫助企業提升生產工藝;另一方面加大對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構筑比較優勢,進行產業垂直整合、鏈式招商,讓產業向高端攀升,引來“高富帥”。
為了做大做強園區內的亞克力產業,泰興開發區成功招進了原料企業江蘇健坤MMA項目,而這一項目的落戶,又吸引了其下游企業PMMA項目的入駐。在泰興,“招來一個,吸引一串,落戶一批”的“鏈式”招商已成為常態。經濟開發區已形成氯乙酸、聚丙烯酰胺等5條完整的產業鏈,高端化、綠色化、循環化、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僅鏈上就嵌入了世界500強企業16家。
讓高新技術擔綱主角
“所謂的產業鏈招商,就是讓上一家企業的產品甚至廢棄物,成為下一家企業的原料。”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吉勇介紹說,如今,泰興經濟開發區化工產業精細化率達40%,化工產業關聯度達60%。2017年上半年,泰興經濟開發區近九成企業利潤大幅增長,稅收增長達27%,實施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83個,總投資540億元。
不僅化工企業在轉型升級,在非化工領域,泰興同樣在發力。在泰興高新區,聚集了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
這幾天,中智(泰興)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測試國內首條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中智電力董事長彭德香介紹,異質結太陽能電池是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重大項目之一,也是目前國內轉換效率最高的太陽能電池。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專注于生產電除塵器、脫硫、脫硝及配套設備等產品的江蘇藍電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其在國內有色金屬行業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中全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的納米多孔硅鋰電池負極材料,是能徹底替代石墨的世界顛覆性技術突破;江蘇南極機械有限公司的倪氏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為全球獨創……在泰興市“十三五”規劃中,泰興的高新技術企業比重越來越高,實現化工產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每年降低一個點,非化高新技術產業占比每年提高一個點。
“近年來,泰興市貫徹綠色發展新理念,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發展速度穩中有進,質量效益不但提高,發展后勁有效增強。”張育林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