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當天的空氣中到底是霧還是霾,霧和霾的成分各占多少,霾中污染物來自哪里呢?在繁華大道上安徽合肥市環保局的樓頂,安徽首個超級灰霾監測站已經成為一個地標性的存在,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可測污染物“個頭大小”
安徽合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李菁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根據灰霾監測情況,一般將灰霾站分成初級站、常規站和超級站三類,而在合肥運行的灰霾監測站屬于超級站,可檢測100個參數。
“可以說超級灰霾監測站監測的項目‘更全面、更深入’。”在系統架構上,超級灰霾監測站主要分為3層:智能感知層、智能傳輸層和管理決策層,智能感知層就好像人類皮膚一樣感知外界環境,通過顆粒物濃度與成分觀測設備、大氣成分觀測設備和能見度與光學性質觀測設備對大氣中的灰霾進行全面分析,得到海量的原始數據,然后將數據傳輸給大腦——管理決策層。
從監測數據看,不僅可以監測PM2.5數據,還可以監測光反射數據、空氣薄度數據、揮發性有機物數據、重金屬數據。而超級灰霾監測站里面的粒徑譜儀還可以測算出灰塵中大粒子和小粒子各占多少。更神奇的是,通過激光雷達技術,還可以準確地測出污染物的“個頭大小”即垂直高度。
監測覆蓋“江淮之間”
在這個超級灰霾監測站里,部分儀器是從美國進口的,總投資1200萬元左右。一期投資700萬元人民幣,2013年試運行,可以監測到合肥及周邊城市,如六安、淮南等地的空氣狀況。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隨著超級站內配備更多的先進設備,其監測范圍還可能擴大。此外,隨著后續項目的跟進,將引進更多新設備,也可能在安徽省內其他城市規劃建立超級灰霾監測站,全面分析污染成因,有針對性地治理空氣污染。
知曉PM2.5都來自哪里
“合肥地區灰霾成因及防治對策的相關研究2014年曾形成初步結果,能準確告知市民當天到底是霧還是霾,霧和霾的成分各占多少,其中PM2.5都是來自哪里。”
據介紹,超級監測站監測目標主要為5個:PM10、PM2.5、PM1.0濃度(研究合肥市顆粒物污染水平);合肥市顆粒物時空演變特征;不同顆粒物化學成分(研究合肥市顆粒物污染特征);56種揮發性有機物(研究臭氧的前驅體);大氣光學特征及氣象參數(研究合肥市灰霾形成機理)。
此外,早在幾年前, 安徽省環境監測總站、合肥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南開大學和安徽光機所四家單位就聯合通過超級監測站給PM2.5“把脈”。2015年,技術人員通過灰霾超級監測站建立空氣質量預報模型,并在模型基礎上實現對合肥空氣污染的預報與警示。
(原文標題:安徽首個超級灰霾監測站 合肥一個地標性的存在,可追溯PM2.5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