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產能拉開了大宗商品的暴漲序幕,那環保限產儼然已成為市場炒漲商品的“尚方寶劍”。
當下環保督察所到之處,相關化工、造紙、有色商品無不紛紛漲價。臨近冬季限產期,錯峰生產也再度成為鋼鐵、電解鋁等產品價格上漲的助推器。
近日,中鋼協對外表態稱,鋼材價格較快上漲,不利于鋼鐵行業平穩運行;鐵礦石價格高位波動,不利于鋼鐵企業降本增效。供暖季的環保限產措施會對供給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鋼材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而此前,中鋼協也曾召集鋼企代表喊話稱,市場以嚴厲的環保政策為依據虛擬出鋼鐵企業將大面積停產限產,從而引發供需雙方對下半年鋼材供需平衡的擔憂,這種炒作或將給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帶來負面影響。
協會接二連三對外表態平抑炒漲情緒,是因當前鋼鐵行業已進入利潤高企、瘋狂生產、出口縮減、銷售不暢的怪圈。
統計數據顯示,8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為115.30點,環比上升8.81點,升幅為8.27%,較上月升幅加大2.87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升幅擴大。
高價之下,鋼企一改此前虧損局面,生產積極性高漲。據鋼鐵協會旬報統計,8月中上旬,會員鋼鐵企業累計日產粗鋼190.14萬噸,推算全國日產粗鋼238.62萬噸,高于1-7月份平均日產水平。
而截至8月末,國產鐵精礦含稅價格為621.25元/噸,環比上升42.73元/噸,升幅為7.38%;進口粉礦到岸價格為75.41美元/噸,環比上升3.66美元/噸,升幅為5.10%;國產礦升幅比進口礦高2.29個百分點。
由于國內鋼價飛速上漲,價格優于國外市場,致使當前鋼企已大幅縮減出口份額。數據統計,今年1-7月份,全國鋼材出口量同比減少了1926萬噸,同比大幅下降28.7%。
同時,據金聯創分析師調研情況,在鋼價高企的情況下,當前終端市場難以釋放,出貨不佳,貿易商補貨也并不積極。
也就是說,當前鋼鐵價格持續上漲,并沒有下游需求作為支撐。支撐漲價的無非是市場對于冬季限產即將來臨,鋼鐵將出現供不應求局面的臆想罷了。
按照普遍的經濟規律,商品價格的漲跌,應參照市場供需走勢而變化。供大于求則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則價格上漲。
然 而今年,多數商品的價格走勢,卻已背離了這一規律。以鐵礦石為例,今年6月至8月間,受黑色系大宗商品集體走強影響,鐵礦石期貨價格從406元/噸直線上 漲至609元/噸,漲幅超過50%。市場上,今年以來,國內鐵礦石庫存一直呈現出高企態勢,主要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也處于高位。鋼廠淡季出貨力度不強,鐵 礦石在整體需求提振并不明顯的情況下強勢上漲,受資金炒作的痕跡頗為明顯。
長遠來看,單純依靠人為因素炒作引發的價格漲跌,終究要回歸到正常的市場定價軌道。當下各路炒家把環保限產作為尚方寶劍,不僅將影響去產能工作的有效實施,更將打破行業正常發展規律,可能會藏下隱患。(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環保限產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