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東方物探自主研發、生產的eSeis節點儀器在長慶物探處280隊蘇里格工區作業現場展開采集試驗。東方物探總工程師郝會民帶領科技開發處、采集技術支持部負責人赴試驗現場督戰把關,保障試驗工作順利進行。這是繼公司自主知識產權Hawk節點儀器,低頻可控震源新裝備研發、應用取得成功后,地震裝備研發實現完全國產化的又一重大突破。
eSeis節點儀器是一套具備高效野外作業管理系統、高度集成的無線節點數據采集記錄系統,具有穩定可靠、低功耗、適應能力強、功能擴展方便等特點,其綜合技術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雖然在工藝結構、器件性能、功能定位、物理參數、響應特征和能力特性等方面與Hawk節點地震儀器存在差異,但均采用GPS授時技術進行時間同步、地震數據采集站本地存儲、數據集中回收。
長慶物探處充分意識到新裝備、新技術對地震提速提效的重要意義,近年來積極推進公司新裝備、新技術規模化實施,全力配合公司做好eSeis節點儀器的研發、試驗工作。自6月中旬起,物探處便與西安裝備分公司、eSeis項目組人員展開聯合測試,共同完成儀器的出廠測試工作,并積極與公司溝通,在鄂爾多斯盆地展開新型節點儀器的試驗采集工作。
為保障試驗工作順利進行,8月11日,公司科技開發處領導赴西安,與長慶物探處、西安裝備分公司共同商定試驗具體內容及時間安排。長慶物探處專門成立以處長為組長的試驗領導小組,對試驗工作進行全面協調籌劃。承擔試驗任務的280隊技術人員,充分結合Hawk節點儀器成功運作經驗及eSeis節點儀器特點,編制測試、技術和施工3大方案,從測試標準、對比測試、現場質量管理、數據下載、合成等各個方面逐項逐條制定實施細則,保障所有環節萬無一失。8月18—20日,長慶物探處生產副處長、物探總工程師與eSeis項目組人員在試驗現場聯合制定試驗方案,培訓、授時卡測試和模擬試驗三項工作同步展開。
試驗過程中,eSeis與G3i儀器實現共享接收和激發,從儀器檢測標準、工程設計與輸入、定位能力測試、采集站實施監控等8項內容展開對比試驗,全面驗證eSeis節點儀器在野外生產中的適用性和穩定性,并與G3i有線儀器采集資料效果展開對比,為儀器性能進一步改進提供依據。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