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勢頭良好。隨之,對于檢測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也做出越來越多的探討。2017年9月4日,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檢驗檢疫學會聯合主辦;中國檢科院綜合檢測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南方測試中心、浙江九安檢測聯合承辦的第九屆中國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發展論壇暨展覽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召開。 作為第三方檢測行業首個高峰論壇,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八屆,參會人數累計5000人次,對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更好地發揮論壇在新經濟環境下為行業提供發展革新契機的平臺作用,本次論壇以“互聯網+檢驗檢測智能化”為主題,吸引了來自政府、檢測機構、儀器廠商以及媒體等110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新實
會議伊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新實進行精彩致辭并作出重要講話。李新實表示,第三方檢驗檢測質量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對國家的發展起著基礎性作用。自2011年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納入國家經濟,開始發揮重要優化行業布局的作用。現如今,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已漸入佳境,整體發展勢頭良好。但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整合不到位情況,還需及時采取措施。對于具體應該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李新實指出,要充分促進互聯網+與第三方檢測行業的有機融合,跳出發展局限。首先,要深入探索,找出發展路徑。其次,應順勢而為,提升第三方檢驗檢測水平。最后,要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將企業做大做強。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
緊接著,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為大會致辭。南存輝表示,目前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正在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從“一帶一路”到《中國制造2025》,均為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機構即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希望本次論壇能夠奉獻更多真知灼見,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
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部長Andrew Robb
開幕式最后,澳大利亞前貿易部部長Andrew Robb帶來了關于檢驗檢測創新技術方面的精彩報告。Andrew Robb先生指出檢驗技術和檢驗人員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并舉出三個具體案例進行說明。同時,Andrew Robb先生強調,檢驗創新十分重要。創新并不只是技術創新,在創新過程中任何可以促進效率、效益變化的包括提升技術人員能力都可以稱之為創新。
國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主任喬東
現場氣氛異常高漲,在陣陣掌聲中,國家認監委實驗室與檢測監管部主任喬東帶來了題為《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與監管》的精彩報告。報告首先介紹了2012年-2016年期間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與監管的大致情況。據介紹,目前,我國檢驗檢測行業處于上升期,機構數,人員數,檢驗檢測報告數量,設備數量每年增長10%。報告還介紹了國家認監委未來的規范工作:一是立法;二是規范;三是服務。喬東主任希望監管部門在完善政府機構職能的同時,檢測機構能夠配合監管部門的工作,對監管工作進行反饋,對行業內違規機構和違規評審員等進行舉報,給檢驗檢測機構帶來正能量。
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
正如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量值定義世界 精準改變未來--用準確量值助推質量提升》報告中所言。檢驗檢測機構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量值的幫助。計量體系的存在使得所有機構出具報告的法制性、準確性能夠得到保證。計量與檢測檢驗密不可分,未來,無論從事檢驗檢測、認證服務、輔助市場服務,都要樹立法治計量的意識。同時,所有計量標準要與國際接軌,要保證計量的可溯源和統一性。另外,重視量值可溯源性。量值的可溯源性是對檢測報告進行審定的重要依據,可溯源性是量值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依據。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副秘書長宋桂蘭
NQI是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計量、標準和合格評定是NQI的三大支柱。認可是為了便利貿易、滿足政府監管、檢測結果有效性、為了試用于更廣泛的范圍。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副秘書長宋桂蘭在《實驗室認可發展動態》報告中首先介紹了美國環保署EPA和澳大利亞邊境執法署ABF等標準的作用。宋桂蘭副秘書長強調檢測事業的發展絕不僅僅是單純數量的增加,應該是包括認可質量提高、實驗室結構優化、促進法律法規采信、自身體系完善、實現認可本質等諸方面“多位一體”的建設和發展。要不斷完善自身體系建設,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堅定不渝地走自己專業化和權威化的發展道路。
歐陸集團中國區董事長合伙人秦殊涵
當天下午,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主任吳玉平主持的“行業發展”論壇如約舉辦。首先,歐陸集團中國區董事長合伙人秦殊涵帶來了“再談中小檢測機構的發展方向”的主題報告。秦總風趣幽默的介紹了當前中國檢測機構的規模發布情況。總體而言,民營企業規模偏小,投資能力欠缺,技術積累有限,過于小、三、亂。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成本上升迅速的產業發展“瓶頸”下,業務規模的變化直接反映出中小檢測機構的發展情況。企業并購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大多數的并購行為是小規模“補強”并購。許多策略型買家旨在通過一系列較小型的收購來增加服務范疇,實現某些細分領域的逐漸布局。
鈦和資本創始合伙人鄭安吉
由于政策紅利的多頻次加持,作為專業技術服務行業第三方檢測在TIC、工程服務、第三方醫學服務領域有巨大的發展前景。鈦和資本創始合伙人鄭安吉發表了關于第三方檢測產業的投資與融合的精彩報告。鄭總表示,國內檢測企業缺少國際話語權,品牌識別度低,還有非常多的第三方專業技術服務領域值得開拓和進入。區域整合,建立網絡實驗室,發揮網絡優勢提升核心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終IPO上市走向海外是鄭總在報告最后重點給中小檢測機構的由衷建議。
華測檢測副總裁錢峰
談及海外運營的可觀成就,華測檢測副總裁錢峰以參與者的角色為參會者帶來一些親身經驗體會。報告分為“疑惑:非得走國際化道路不可嗎;最大的挑戰是什么;華測十年歷程的檢視;體會六言”四個部分展開論述。巨大的市場規模、政府采購市場化運作、檢測領域和資質逐步開放中等眾多利好因素驅動下,國內對檢測的需求正指數般暴增。錢總諫言檢測品牌借助一帶一路國際戰略,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穩扎實打做好中國市場后,再邁進國際化道路,當企業規模化到一定程度,國際化就是必須的。
SGS通標標準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杜佳斌
要想在國內檢測市場中“分一杯羹”,幫助不計其數的中小檢測機構洞察市場發展趨勢,明確檢測行業面臨的挑戰問題則是十分必要的。SGS通標標準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杜佳斌為此帶來檢測行業面臨的挑戰主題報告。杜總表示,從行政層面出發,CMS和CNAS——二審合一亟待完善;CMA取證難;輕準入、嚴監管的原則實施等都是比較凸顯的問題。此外,在環境評估和廢棄物處置領域,同樣面臨第三方機構在環評方面申請難、實驗室廢棄物處理機構量少而成本高等問題。政府招標中也面臨政府業務投標限制以及不平等條款、低價中標等“行業噩夢”問題。杜總坦言,聚焦行業焦點問題,做出切實解決方案,將是SGS一貫秉持的信念。
上海歐陸總經理李步青
運營的成本過高、殘酷的價格競爭、過多的流程、人才浪費等是一個實驗室日常經營過程中的困惑,為解決該系列問題,上海歐陸總經理李步青做關于精益化管理在檢測實驗室的應用和實施。實施引進績效管理與實驗室可視化管理策略。一方面,合理充分發揮人才資源,達到人才平衡;另一方面,通過可視化管理促進工作內容、工作體制、工作進度、工作效率可視化。
論壇現場
會議最后,緊密結合論壇主題,惠諾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黃建宇先生詳細解答了互聯網+檢測理論與實踐的相關問題。當新事物、新思路、新趨勢出現,把握機遇,大膽嘗試是企業塑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金色九月的錢江湖畔,檢測機構迎來了行業的又一盛會。眾多行業專家、名企代表積極獻計獻策,暢所欲言,共同促進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的發展。對于檢測市場鏈條上的每一個參與者而言,擁抱變化、主動變革,優化頂層設計、創新管理手段,由單一政府監管到社會、行業共治,共同打造公平、公正、法制、健康的營商環境將會是一直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