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先前預期,進入2017年以后,中國鋼材市場主調依然為“迷你短周期”,多次演繹“過山車”行情。譬如今年8月尚未結束,全國鋼材市場價格就經歷了大幅跳漲——快速下跌 ——再次揚升。而近1、2天內,鋼材市場價格又再次掉頭向下,其中上海期貨螺紋鋼主力合約價格較前期高點跌去5%以上。
中國鋼材市場為何總是“過山車”行情不斷呢?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國內需求確實旺盛。今年上半年,全國經濟(GDP)增速為6.9%,L型企穩回升態勢已經確立,這就提供了鋼材消費穩定增長的大環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累計,除鋼材 直接出口下降外,幾乎所有鋼材消耗指標均為穩定增長,或者是大幅增長,比如重型卡車、挖掘機、機器人等同比增幅都在5成以上,致使中國粗鋼表觀消費進入了 上行通道。其中1季度全國粗鋼表觀消費同比增速為9.9%,上半年為10.2%,1-7月累計增長14.3%,而當月增速更是飆升至17.9%。在其拉動 之下,今年以來全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速亦不斷提高。其中3月份同比增幅為1.8%,4月份為4.9%,6月份為5.7%,7月份為10.3%。在國內產量不 斷提速的同時,全國鋼材社會庫存卻在持續下降。中鋼協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7月,全國20個城市5大類品種鋼材社會庫存總量連續5個月下降,處于歷史 偏低水平,更加凸顯了國內需求強勁。正是因為國內鋼材需求強勁,所以給予了鋼材市場買方的很硬底氣。一旦鋼材價格出現較大幅度跌落,都會引發眾多資金入場 抄底,推動鋼材價格進入更高水平,而且前期價格跌勢越急,其后反彈到來越快;其先前跌幅越大,其后上漲越是強勁。
二是產能釋放抑制題材不斷。主要為決策部門堅決鋼鐵去產能,全面取締“地條鋼”,以及“鐵腕”環保等。受其影響,今年此類題材不斷顯現,由此產生鋼鐵落后產能釋放的較大抑制,推動供求關系實質性好轉,成為每次鋼材價格跌落后,能夠迅速揚升的重要因素。
三是社會庫存水平偏低。如上所述,今年以來全國鋼材庫存水平持續下降,處于歷史偏低水平,這就使得鋼材庫存的蓄水池效應大為減弱。由于缺乏緩沖,鋼材市場鋼供求關系的任何一個變化,都會被放大,相應擴大了鋼材價格漲跌幅度,并顯著縮短了其漲跌周期。
四是彌漫鋼材市場的“恐高”氛圍。伴隨鋼材價格的節節攀升,鋼材市場“恐高”氛圍亦在彌漫。必須指出的是,這種“恐高”氛圍,不僅產生于市場參與者們,譬如鋼材貿易商、鋼鐵企業和鋼材消費企 業,也存在于鋼材市場的直接與間接管理者之中。所以一旦鋼材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就會引起方方面面的普遍憂慮。前者以減少采購、壓低庫存為、“落袋為 安”拋售為對策,后者往往出臺管制措施進行打壓。兩大力量的結合與集中釋放,又會使得鋼材“風聲鶴唳”,快速出逃,從而放大鋼材價格的震蕩幅度與時間周 期。
五是投機資本推波助瀾。應該說,現今鋼材市場中的投機資本力量很是強大。這類資金的存在,以及多空站隊后的激烈博弈,不僅推波助瀾市場行情,將漲跌方向推向極致,而且還因為這類資金對于市場消息極為敏感,能夠迅速變臉,一夜之間多空異位,因此也促成了鋼材市場行情周期的短小易變。
一般而言,鋼材市場具有三種形態:一種是穩定增長,價格溫和揚升;一種是價格行情的持續走低,陷于持續數年,甚至十數年的“陰跌熊市”;再一種就是劇烈震 蕩,不斷演繹短周期“過山車”行情。在以上三種市場形態中,第一種最佳,有利于鋼鐵全產業鏈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穩定就業,提高企業盈利,增加國家稅收,從 根本上避免金融系統性風險,增添國民經濟增長動力。第二種形態不太理想,將會使得鋼鐵全產業鏈企業慢性虧損、市場信心缺失而陷入低迷。其結果是各方面投資 陸續離場,國家稅收下降,企業債務違約,金融系統性風險逐步上升。而第三種形態極為糟糕。“過山車”般行情的劇烈震蕩,勢必引發市場參與者們的重大損失, 引發行業投資與發展的紊亂,進而損害國家稅收基礎,損害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所以,我們要維護第一種市場形態,而盡可能地防范第三種形態的出現。(蘭格專家陳克新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