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消息,由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3中國民企500強”昨天在北京揭曉,陜西有4家企業入圍,依次是陜西東嶺工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府谷縣煤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專家認為,上榜的仍然以煤化工等“老面孔”企業居多,新興產業還有巨大發展空間。
陜上榜數量與前兩年持平
根據名單,蘇寧以2327億總營收排名第一,聯想控股、華為緊隨其后。而今年民企500強入圍門檻提高至77億,但增速下降明顯。全國工商聯經濟部部長譚林在論壇上也認為,2012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整體規模穩步提升,但增速放緩;納稅總額和員工人數持續增長,企業盈利呈下降趨勢;制造業仍然占主體,但是轉型升級已經初見成效。記者對比發現,跟前兩年500強名單相比,排名和所屬行業都有變動。2011年、2012年中國民企500強陜西都是4家上榜。2012年依次是陜西東嶺工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發和零售業)、金花投資有限公司(綜合)、彬縣煤炭有限責任公司(采礦業)、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
陜西民營企業跟外省企業差距有多大?從今年各省上榜企業總數看,浙江有139家上榜,江蘇93家,廣東21家,山東54家,臨近陜西的湖北省和四川省分別有18家和15家上榜,而陜西僅有4家。
從營收情況看,陜西東嶺工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陜西排名第一,去年營收總額為4909746萬元,即便如此,跟蘇寧的23272272萬元相比,僅占約21%。
經濟轉型需告別煤化工
從所屬行業來看,陜西今年上榜的四家企業所屬行業依次為批發和零售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跟往年相比變化不大。
“可以說,陜西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有了一定效果,但還是重化工這些‘老面孔’企業居多,營收也有差距,新興產業和有本地優勢的加工制造業、生物醫藥、服務業等數量偏少,經濟結構調整還需發力。”西安郵電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張鴻說,國家已經把信息消費納入國家擴大內需戰略,玩微信、刷微博、網購、網上支付的人越來越多,寬帶升級將推動信息消費量迅速增長,“信息下鄉”將刺激信息消費市場,這是陜西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好機會。“有需求帶動的投資,一般都是有效率的投資。”他說。
“陜西民營企業實力還比較弱,只要持續推進轉型升級和改造,就能克服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新興產業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西安石油大學教授曾昭寧認為,盡管這些能源化工企業營收不錯,但主要提供初級產品,產業層次比較低,價值鏈條較短,抗風險能力差。陜西應重點推動產業升級改造,比如榆林可以發展農業、旅游服務、毛紡、裝備制造業等。采掘業可向下游延伸,能源可做深加工,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速布局信息等新興產業,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