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要想在一個產業中搶得先機并獲得良好的發展,就必須把握全局、看清趨勢。局勢看得清、時機卡的準則,往往能乘風直上、出奇制勝,相反則常常在試一試的心態下,最終面對慘痛的代價。
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巨商富賈都要看全局。就環保產業的發展,我就大膽做個預測,以拋磚引玉,相互批駁,最終得出可行的方向。本文就環保產業的發展趨勢作了6個方面的總結。
趨勢一
環保產業整體趨勢看漲(政策、局勢、發展)
1、產業基礎扎實、全面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目前已形成了產品門類相對齊全、污染治理技術及配套服務比較完善的環保產業體系,基本可滿足國內市場對常規環保技術和裝備的需求。
環境服務業方面,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截至2015年底,全國環保系統機構總數14,812個。其中,國家級機構45個,省級機構398個,地市級環保機構2,319個,縣級環保機構9,154個,鄉鎮環保機構2,896個。各級環保行政機構3,181個,各級環境監察機構3,039個,各級環境監測機構2,810個。全國環保系統共有23.2萬人。其中,環保機關人員5.7萬人,占環保系統總人數的24.6%;環境監察人員6.6萬人,占環保系統總人數的28.6%;環境監測人員6.2萬人,占環保系統總人數的26.5%。
這些積累為環保產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印證了我國環保產業正處于上升期。
2、財政投入將維持增長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環境保護投入不斷增加。“九五”期間,中國環保投入達3600億元,1999年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首次超過1%。“十五”期間,環保投入約占到GDP的1.2%。“十一五”期間,環保投入的比例進一步增大。“十二五”期間,中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3.4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了62%,占到GDP的3.5%。
考慮到“十三五”期間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將向縱深推進,中國環保產業未來將保持高投入、高增長的發展趨勢。按照18%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環保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74799.2億元。據環保部規劃院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增加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十三五”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
3、政策驅動
近年來環保政策、法規密集出臺,整治環境的力度越來越大,環保產業將持續升溫。因為,作為政策驅動型產業,這些規劃和目標的實現是未來環保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標簽:環保產業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