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年的研究,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中心日前在燃煤電廠煙氣脫硝領域取得了系列研究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Applied Surface Science 和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等學術期刊上。
氨-選擇性催化還原(NH3-SCR)氮氧化物(NOx)技術是燃煤電廠煙氣脫硝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鑒于傳統的商業化V2O5-WO3/TiO2脫硝催化劑存在工作溫度窗口較窄、低溫脫硝性能欠佳、高溫N2O生成量較大、易將SO2氧化為SO3而增強其危害以及V物種具有生物毒性等不足,環境友好型非V基脫硝催化劑的開發成為當今的研究熱點。然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其低溫脫硝性能、拓寬工作溫度窗口并增強抗水抗硫性能一直是領域面臨的研究瓶頸。為此,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研究團隊通過載體晶相結構調控、酸處理、溶劑調變、制備方法優化、離子摻雜等策略,成功地制備出一系列具有低溫寬工作溫度窗口特征和優異抗水抗硫性能的Ce基和Mn基脫硝催化劑,并借助于多種理化性質測試方法以及原位表征手段對所制備催化劑的“組成-結構-性能”等構效關系以及NH3-SCR反應機理進行深入研究。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507130)、重慶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項目(cstckjcxljrc13)、重慶市應用開發計劃重大項目(cstc2014yykfC20003)、重慶市科技平臺與基地建設項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cstc2014pt-gc20002)、重慶市基礎科學與前沿技術研究(cstc2016jcyjA0070)以及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開放課題(20140142)等項目的資助。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