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我國最大規模的一次面向海洋中尺度渦的海上立體組網綜合調查結束了第一階段任務,科考人員和部分調查設備在汕頭靠岸。此次海上調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聯合理事單位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共同組織實施。本次海試中,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自主研制海洋光學設備——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經受住了惡劣環境的考驗,順利完成了調查任務。
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是光、機、電、聲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新型水聲探測裝備,具有靈敏度高、動態范圍大、抗噪能力強等優點,在水下目標探測、海洋環境噪聲測量、海底石油礦產勘探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參與此次綜合調查任務的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由海洋觀測與探測聯合實驗室(由西安光機所與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共建)研制。本次海試不僅對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的水下目標定位能力、工作穩定性等方面進行了集中的測試,同時對目標海域的海洋環境噪聲進行了長時間連續的探測與收集,為綜合調查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
本次綜合調查任務的參與單位還有中船重工第710研究所、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多家單位,所用設備包括“海燕”水下滑翔機、波浪滑翔機、C-Argo浮標、深海系列綜合調查潛標以及小型水下航行器(AUV)等近30臺(套)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海洋裝備。
編輯點評
近年來,我國在海洋探測裝備研發領域取得了重多研究成果,成功填補了多項領域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局面,為海洋探測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西安光機所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海試完成,將在水下目標探測、海洋環境噪聲測量、海底石油礦產勘探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為海洋工作提供重要幫助。
標簽:拖曳式光纖水聽器陣列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