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的準確預警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也是國際滑坡泥石流學術界的研究熱點之一。近期,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喬建平團隊圍繞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實時監測預警與示范研究,開展國際合作與聯合攻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和社會效益。
據介紹,該研究團隊系統總結和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監測預警原理和分類、監測預警結構、空間預警和時間預警類型和方法、監測預警技術手段,形成了較完整的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監測預警理論和方法體系;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度高、成本低廉、安裝簡易、信號可靠的多點式三級串聯可全域覆蓋的地表測斜儀網絡系統;通過現場試驗和室內模擬試驗,建立了滑坡和泥石流物源體破壞啟動的預警模型和臨界雨量標準和資料缺失地區計算泥石流預警雨量閾值的方法。 目前,團隊在成都市龍門山區地震擾動區建立了12處滑坡泥石流現場實時監測預警示范點,開展試驗示范。目前,建設的監測預警系統平臺和示范點已被四川成都市地質環境監測站和都江堰國土局采用,研發的地表測斜儀已在國電、鐵路交通系統開始使用和推廣。
編輯點評 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實時監測預警與示范研究分析了降雨滑坡的臨界條件及破壞過程,在災害預警關鍵參數的獲取上有所創新。項目組在高層次論文和專著成果以及實驗方法等方面均超額完成合同任務。項目的研究成果技術已被成都市國土局應用,在地震災區建立了典型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示范點,成為地方政府的減災防災技術支撐。
標簽:地表測斜儀網絡系統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