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精密感知與控制研究中心聯合自動化所創業公司——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慧遠”),共同研發的電子光學玻璃印刷全自動AOI智能檢測設備,經過兩年的在線運行與驗證,完全達到了客戶工業4.0智能生產車間的技術指標要求,標志著這一困擾了全世界三十多年的行業難題終于被攻克。
在電子光學玻璃印刷領域,如何攻克AOI檢測技術的效率與準確率,讓行業能夠實現印刷品質在線控制,降低電子光學玻璃的印刷成本,一直是行業從業人員最為急切的需求。
隨著機械自動化的技術進步,與電子光學玻璃印刷技術相關的設備都已經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為行業企業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和運行成本。但是由于針對印刷效果品質管控的這環,行業AOI檢測技術遲遲無法突破,不得不繼續采用大量的人工來進行印刷效果的確認與檢測,讓電子光學玻璃印刷工序始終沒法正式踏入全自動化生產行列。
“在行業把電子光學玻璃印刷領域的其它工序,都基本完成全自動化生產后,由于AOI檢測技術未能得到突破,人工檢測不但跟不上設備的生產節拍,需要大量的場地和人員來對每一道印刷油墨的效果進行全檢,在印刷檢查崗位員工長期高強度的工作條件下,不但浪費了印刷工序生產效率,而且人工檢測所造成的品質歸類不準確、品質質量回饋不及時等,更是時常發生。”自動化所研究員張正濤表示,中科慧遠在玻璃蓋板行業客戶的要求下,把原來成熟應用于某重大軍工領域大口徑光學玻璃表面AOI檢測技術進行優化,并已經成功運用在玻璃蓋板行業全自動化生產線上。
“中科慧遠攜手玻璃蓋板客戶,在對生產線進行工業4.0技術改造與升級時,對電子光學玻璃印刷AOI檢測技術進行了大量的品質數據統計與分析,并建立了機器視覺的識別信息庫。利用中科院自動化所強大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中科慧遠在玻璃蓋板行業最難管控的頭色印刷工序與鏡面銀印刷工序中,品質全檢漏檢率嚴格控制在了1%以下,過檢率控制在了2%以下,遠低于行業實行人工全檢下仍普遍高于5%的誤判率。”
從連續兩年不間斷的對比取樣,一年的在線運行,并與同期人工全檢的運行數據統計對比后結果顯示,中科慧遠所研發的檢測設備不管是從性能上,還是從效率上,都完全可以滿足客戶全自動高速印刷生產線的印刷品質AOI在線檢需求,標志著困擾電子光學玻璃印刷行業長達三十多年的印刷品質在線檢測難題已經被完美解決。
張正濤認為,印刷品質在線AOI檢測設備的研發成功,不僅解決了行業自動化升級后人工檢測跟不上設備節拍的難題,對于造成印刷品質不良的工藝環節歸類不準確,繼而影響生產實施糾正與預防措施,以及品質異常回饋不及時造成品質事故擴大、生產被延誤等,也能得到有效的抑制。
“事實上,中科慧遠還在AOI檢測系統中加入了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可以對生產過程中的品質事故做出前置性的預測。也就是說,只要把中科慧遠的AOI檢測系統接入客戶的MES制造系統,就能形成數據閉環,實現無縫工藝品質監控。”
張正濤舉例道,比如中科慧遠的AOI檢測系統所取得的尺寸數據,就可以實時回饋給印刷設備的對位系統,輔助印刷設備自動糾正位置偏移量。甚至AOI獲取的印刷油墨圖形特征數據,能實時分析出目前印刷設備里的油墨狀態、網版狀態,自動提示或直接回饋到印刷設備上,添加油墨稀釋劑或更換網版等,節省了大量的印刷設備調試時間與調試成本。
“經過一年的在線運行對比分析,引入中科慧遠AOI在線檢測系統后,每條全自動玻璃蓋板生產線的生產速度得到了充分的保證,停機調試次數大幅降低,全自動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效率被完全釋放出來。”張正濤對團隊兩年來的成績十分自豪。
“客戶在一年的數據統計下來后發現,即使是不考慮產能提升因素影響,與同一車間里人工全檢生產線對比,裝配有中科慧遠AOI在線檢測系統的生產線僅人工與物料成本這兩項,每年節省下來的成本就超過65萬元以上。”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算上引入中科慧遠AOI在線檢測系統后,產能大幅提升后的產品成本分攤,還有更大的改善空間,中科慧遠AOI在線檢測系統不但讓玻璃蓋板生產廠商的生產品質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效率提升、成本節約方面同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顯著增加其綜合競爭力。“品質的提升所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可以承接更高品質要求客戶的訂單,完成自己的多品牌切換,往產業鏈更高端的市場靠攏。”
中科慧遠的技術團隊由國際一流的機器人專家和人工智能專家組成,是國際上極少數具備亞微米空間裝配能力的團隊,曾經承接數量眾多的國內外軍工領域機器人與機器視覺項目研發工作。在光學玻璃元器件表面質量視覺檢測領域,不管是軟件算法能力,還是系統處理速度,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此次中科慧遠在電子光學玻璃印刷AOI在線檢測技術上的突破,為全球產能九成以上聚集在中國的玻璃蓋板行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