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8日,首屆“目標識別與人工智能高峰論壇”于遼寧沈陽市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隆重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主辦,由中國科學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聯辦。
中科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史澤林研究員主持開幕式
李德毅院士、金國藩院士、呂躍廣院士和包為民院士擔任大會主席,中科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史澤林研究員擔任大會共主席。包括中國科學院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創新研究院(籌)在內的30多家國內從事該領域研究的主要單位共300余名會議代表參加此次論壇。
7月27日上午,史澤林主持大會開幕式和大會報告。中科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羅海波研究員作了大會的首個報告,題目為《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跟蹤方法研究現狀與展望》。在大會分會交流中,二十余位目標識別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專家結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作了精彩的報告。
大會共收到稿件218篇,評選出2篇優秀青年口頭報告,8篇優秀青年報告。中科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劉海崢副研究員獲得大會優秀青年口頭報告獎,報告題目為《微偏振片陣列型紅外偏振成像系統非均勻性產生機理及其校正方法》。同時作為聯辦方,中科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參與了大量大會前期準備、論文評審以及現場會務等工作。
論壇現場
此次“目標識別與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展現了目標識別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促進了參會專家和學者的交流與合作,對推動該技術在軍用和民用領域的工程應用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提升了中科院光電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在相關領域內的影響力。
(原標題:首屆“目標識別與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在沈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