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機器人產業將迎來重大利好。8月2日,佛山舉辦首屆推動機器人應用暨智能化技術改造現場會。“當天的大會除了現場請來了機器人應用、生產以及融資租賃企業進行推廣演講,還帶著數百家企業走進了包括三水海爾工廠、維尚家具等在佛山本土應用機器人和智能裝備上具有示范效應的企業進行參觀學習。
而會議最大的“亮點”在于發布《佛山市推動機器人應用及產業發展扶持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記者注意到,這份扶持方案中不僅擬首次出臺政策扶持融資租賃購置機器人,同時對于企業以自有資金購買機器人,或是機器人企業突破了重大技術等,圍繞機器人行業給予多種扶持辦法,且最高一次性可獎勵800萬元。
佛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目前的方向,這份方案一旦出臺,將是佛山針對機器人應用行業近年來,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
“相比今天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市政府的正式出臺文件扶持力度一定會更大、范圍會更廣。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表示,當前佛山面臨產業層次不高,生產成本上升等問題,企業以機器代人和智能制造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
“下階段,佛山將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開展自動化改造。”蔡家華說道。
現狀:佛山應用機器人已超6000臺
4300多個傳感器,每天量產4000萬條數據,這是海爾位于佛山三水區的滾筒互聯工廠。每天,全球各地的客戶一旦下單,相應的訂單將實時傳遞到這座工廠的數據中心,并由這座大量應用了機器人的工廠內進行訂單生產。
“光是今年上半年,佛山新增的應用機器人數量就達到1000臺。”劉銘恩說道。
來自佛山市首屆推動機器人應用暨智能化技術改造現場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以來,佛山全市新增7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新增機器人應用1155臺,新增智能化技改示范企業15家。
實際上,近三年來,佛山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行業一直保持加速增長的態勢。
劉銘恩在當天的大會上表示,截止到目前,佛山市開展“機器代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00多家,應用機器人超6000臺,主要應用在汽車制造、陶瓷、家電、機械以及金屬材料加工行業等領域中。
其中,以工業機器人、數控裝備、3d打印為重點的智能裝備制造業成為一大“亮點“。數據顯示,目前佛山全市規模以上智能裝備制造業企業達到了300多家。”當中,機器人研發企業約有100家,行業工業總產值超過了700億元。
相應的,在這三大領域中也涌現了一批“佛山機器人軍團”。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目前佛山市共有7家機器人生產和集成企業獲評省級機器人骨干企業。除了發那科、ABB、川崎等外資世界機器人巨頭相繼進駐佛山以外,劉銘恩表示,在佛山本土也崛起一批本土機器人廠家,比如華數機器人、嘉騰機器人、伊雪松等。
而佛山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還體現在相應的創新支撐體系在近三年已漸趨完善。
劉銘恩表示,近年來,佛山一直著力構建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以及建立企業協同創新體系。截至目前,佛山全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87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28家,同時還建立起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等平臺。
利好:擬首次出臺政策扶持融資租賃購置機器人
而為了繼續提速佛山機器人應用及智能裝備行業的發展,在當天的大會上還透露了,目前佛山已草擬了《佛山市推動機器人應用及產業發展扶持方案(2018-2020年)初稿》(以下簡稱“《佛山機器人扶持方案》)。
佛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目前的方向,這份方案一旦出臺,將是佛山針對機器人應用行業近年來,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
據佛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的方案,是基于佛山此前發布的《佛山市扶持企業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實施方案(2015年-2017年)》已取得較好的成效。
資料顯示,《佛山市扶持企業推進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應用實施方案(2015年-2017年)》發布后,政策帶動了佛山300多家規上企業開展“機器人換人”同時市級財政安排了約1.6億元的資金,共扶持了174個項目。
基于這樣的成效,佛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要求佛山在未來三年必須繼續出臺扶持政策。
而這次“接力“的機器人扶持政策,顯然比上一輪力度更大。
這首先直觀的體現在扶持金額上。據佛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表示,已草擬的《佛山機器人扶持方案》中針對機器人應用、機器人應用示范企業、機器人本體制造業骨干企業乃至機器人公共服務平臺等多個環節均有專門的扶持項目。
比如,在企業以自有資金購置機器人項目上,《佛山機器人扶持方案》提出,在滿足單項購置機器人費用總額不低于30萬元的前提下,對于購置佛山企業生產機器人的,按購置費用的12%給予補助,而購置非佛企生產的,則補助8%,單個企業申報年度最高補助300萬元。
其中,《佛山市機器人扶持方案》還首次從政策層面對以融資租賃方式購置機器人的項目提出補助。具體的擬補助的內容,也是在達到一定購買金額的基礎上,分購置“本土制造“機器和非本土制造機器人兩種情況,給予不同比例的事后補助,單個企業最高年度補助200萬元。
“扶持方案確實會更傾向于扶持佛山本土機器人產業。“劉銘恩表示,《佛山市機器人扶持辦法》除了鼓勵企業購買本土制造機器人,對于一旦被認定為機器人應用示范企業或是突破機器人本體制造重大技術瓶頸的骨干企業,單個企業最高補助均可達到800萬元。
“支持力度更大、政策覆蓋面更廣、扶持方向更全面、更加注重實效,是本次扶持辦法的最大特點。”佛山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道。
未來:鼓勵校企聯動開設機器人專業
“相比今天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市政府的正式出臺文件扶持力度一定會更大、范圍會更廣。”蔡家華表示,佛山制造業基礎雄厚,在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等智能制造領域有著相當雄厚的基礎。
但他坦言,佛山面臨著產業層次不高,制造業面臨需求不足、生產成本上升的雙重擠壓等問題,企業以機器代人和智能制造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率的需求十分迫切。
為此,蔡家華指出,下階段,佛山將堅定不移地推動企業開展自動化改造。
“我們將繼續加大市級財政專項資金對機器人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采用先進裝備及技術引進智能化的改造,鼓勵高等院校、研究機構開展集中攻關,鼓勵本地機器人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攻克核心技術。”
同時,佛山市政府將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智能化系統集成商、應用企業等多方面聯手,著力解決發展中的共性與基礎問題。從推動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出發,加強政策扶持,以點上示范帶動面上提升,促進典型經驗在更大范圍內的推廣。
此外,佛山還將著力抓好教育與人才培訓,鼓勵佛科院、佛職院等高校與佛山華數機器人等機構開展合作,通過設置機器人專業重點學科,組建機器人專業重點實驗室等方式,培養新一代智能制造應用人才。
當天佛山市針對機器人這場即將發布的政策“大禮包“也引起了企業的”熱議“。
佛山市高明基業冷軋鋼板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臺的扶持政策力度更大,惠及企業面更廣,有效地推動了本土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對此,佛山市金屬材料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紹群也持相似觀點。“這次扶持力度比以往都大。過往出臺的多為競爭性扶持政策,而此次出臺的新政采取普惠性事后補助形式,大大降低了申報扶持的門檻,能惠及更多企業。”
在他看來,扶持新政首次涉及機器人設備融資租賃業務,這將大大提升了政策對企業的吸引力。“政策明確,企業以融資租賃方式購置的機器人大項目可獲補貼,這將大大降低企業進行自動化改造的成本,降低購置設備對企業流動資金帶來的影響,比傳統融資方式更為便捷。
◆鏈接
《佛山市推動機器人應用及產業發展扶持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部分政策:
◎2020年佛山機器人產業要達1200億元
方案提出擬計劃用3年的時間,佛山全市累計新增超過600家規上企業應用機器人,建成6到8家以機器人應用為核心的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同時還提到,屆時佛山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產值要突破1200億元。
◎企業以自有資金購買機器人最高補助費300萬
據《佛山市推動機器人應用及產業發展扶持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指出,要求單個項目購置機器人費用總額不低于30萬元。對于購置佛山企業生產的機器人,按設備購置費用總額12%給予時候補助,對于購置非佛山企業生產的機器人,按設備購置費用總額8%給予時候補助。
◎首次對融資租賃方式購買機器人進行扶持
據《佛山市推動機器人應用及產業發展扶持方案(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提出,企業單個項目購置機器人費用總額不低于30萬元的,且已支付融資租賃金額的比例不低于50%,對于購置佛山企業生產的機器人。按照已支付的融資租賃及呢的10%給予時候補助,對于購置非佛山企業生產的機器人,按照已支付的融資租賃及呢的6%給予事后補助。
單個企業單個申報年度最高補助150萬元。若項目購置的機器人全部均為佛山企業生產的,則單個企業申報年度最高補助200萬元。
◎入選機器人應用示范企業最高可獎勵800萬
該方案還提到,每年擇優扶持2-3家以機器人應用為核心的、對本地區企業智能化改造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機器人應用示范企業。優先支持機器人應用示范企業建設的技術先進、成效明顯、示范性強,以機器人為核心的自動化車間和生產線。對經專家評選出來的示范企業,每家給予800萬元的一次性事后補助。
◎鼓勵機器人本體制造骨干企業
另外,對經認定的機器人本體制造骨干企業。根據上一年度對非佛山企業的銷售情況進行補助。按整機銷售金額給予10%的事后補助,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補助500萬元,對于突破機器人本體制造重大技術瓶頸的骨干企業,單個企業每年最高補助800萬元。
標簽:機器人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