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環保產業是繼“知識產業”之后的“第五產業”。尤其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環境保護投入不斷增加,環保產業的比重越來越大。預計未來三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將會增大,節能環保產業仍將保持高速發展。
環保產業是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產品開發、商業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工程承包等活動的總稱。環保產業是一個跨產業、跨領域、跨地域,與其他經濟部門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綜合性新興產業。因此,有專家提出應列為繼“知識產業”之后的“第五產業”。
中國環保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已經在污水、大氣、固廢處理處置以及環境服務等重點領域,形成了涵蓋環境咨詢、
環保設備、工程設計、設施運營維護的多元化產業格局。“十一五”以來,環保產業年均增速超過了15%,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中國環保產業“十二五”進入成長期,初期行業競爭格局處于混沌狀態,企業間規模、市值差異并不顯著。經過“十二五”發展,企業間在規模、市值方面形成顯著差異,行業競爭格局產生質變,企業之間從量的差異形成質的隔閡,行業形成明顯分層的新秩序。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環境保護投入不斷增加。“九五”期間,中國環保投入達3600億元,1999年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首次超過1%。“十五”期間,環保投入約占到GDP的1.2%。“十一五”期間,環保投入的比例進一步增大。環保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推動中國環保產業不斷提升。“十二五”期間,中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3.4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了62%,占到GDP的3.5%。
考慮到“十三五”期間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將向縱深推進,未來三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投資將會增大,節能環保產業仍將保持高速發展。預計近年來中國節能環保產業將保持18%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74799.2億元。產業結構方面,受益于節能、環保細分領域的高速增長,其產值占比均會上升;而受制于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緩慢復蘇,其產業占比將會下降。
據環保部規劃院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增加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十三五”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其中,大氣治理投資額約1.7萬億,占比總投資約10%;水污染治理投資額約為4.5萬億元,占比26%;土壤治理投資額約為5.7萬億元,占比34%。
《2017-2021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利用中經未來長期對城市燃氣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數據,從行業的高度全面而準確的構建分析體系。報告主要分析了環保產業發展概況、環保產業發展政策、環保產業發展狀況、環保工程市場分析、環保服務市場分析、
環保設備市場運營分析、環保產業園投運分析、傳統環保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垃圾處理、固廢處理、污水處理、資源回收利用等)市場機會分析、新興熱點環保領域(生態修復、脫硫脫硝、PM2.5治理、餐廚垃圾處理、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理及黑臭水治理)市場機會分析、環保重點企業運營及環保產業投資前景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