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閥門
2017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16.9萬公里,儲運能力明顯增強;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達到24萬公里,網絡覆蓋進一步擴大,結構更加優化,儲運能力大幅提升。規劃實施期間,工業閥門需求超過300億元。
此外,海外市場同樣龐大。2017年1-5月我國閥門出口量達614.06百萬(套/千克),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32%。2016年我國閥門出口數量為1,487.22百萬(套/千克),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18%。
智能水表
今年,湖南、四川、江蘇、江西等全國多個省市NB-IoT智慧水務項目落地,NB-IoT智慧水表區別傳統水表,能夠通過物聯網實現互聯,不僅可以實時上傳數據,無需人工抄表,有效提升運營效率和降低成本,還能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的水務管理、科學調度和產銷差分析。
當前我國智能水表滲透率約18.2%,年產銷量1600萬臺,對應市場規模僅為36.6億元,遠低于智能電表和智能燃氣表,隨著政策的落實以及應用NB-IoT通訊技術的物聯網水表量產,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70億,成長性很高。
水質監測
6月22日,《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二審。這是我國水污染治理領域的最高法律法規,對于整治下游水污染亂象意義重大。同時,也會對那些水污染治理企業形成利好。
農業和農村水污染是此次新修訂的法案中的重點部分。今后,一直以城市污水處理為主的模式將會轉向農業和農村污水治理為主。據數據統計,到2020年,我國水質監測市場容量有望超過95億元。
傳感器
2017年5月,《智能傳感器產業三年行動指南(2017-2019》獲工信部部長辦公會正式審議通過。
該行動指南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方向就是傳感器的智能化,并制定了產業發展路線圖,確定了MEMS(微機電系統)工藝和集成電路工藝相結合的產業發展路徑,以及以市場應用為主導的政策扶持原則。
按規劃,到2019年,我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取得明顯突破,形成較大產業規模、較完善的產業生態、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的國際先進企業。
土壤監測
6月22日,《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首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是我國國家層面制定的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的單行法,草案明確國家每十年組織一次土壤環境狀況普查,并實行土壤污染狀況監測制度。
同時,國家還將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制度,設立中央和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鼓勵企業以市場運作方式參與土壤污染防治,促進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推動國產品牌技術創新。
標簽:儀器儀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