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產業的迅猛發展讓鐵礦石搭上了順風車,但價格大漲也暗藏風險。邊際供應將開始流入本來已經供應充足的市場。
周一上海鋼價又受到中國強勁經濟數據的提振。數據顯示,中國7月鋼鐵產業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54.1攀升至54.9,連續第三個月在榮枯分水嶺50上方。
鋼鐵產業PMI還觸及14個月高點,提振上海螺紋鋼期貨收于每噸3,663元人民幣(545美元),今年已經累計上漲近38%。
基礎設施支出和房屋建設對鋼鐵產生強勁需求,促使中國鋼廠增產,月產量創下紀錄高位。
這個鋼鐵業的樂觀題材讓鐵礦石搭上順風車,周一現貨鐵礦石價格跳漲7.2%,收于每噸73.70美元。
目前鐵礦石已經較6月13日創下的年內低點每噸53.36美元大漲38.1%。
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約亦強勁上漲,周一收報每噸554.5元人民幣,自6月14日觸及420.5元人民幣低位以來上漲了32%。
首先從兩者間歷來的高度相關性來看,或許可以很好地解釋,鐵礦石為何得以借了鋼鐵價格上漲的東風。
中國鋼鐵廠商獲利豐厚,據澳新銀行估計目前獲利處于紀錄高位的每噸741美元。這拉動鐵礦石進口增長,并從而推高鐵礦石價格。
但對于那些當價格接近每噸50美元時難以獲利的中國國內及國外鐵礦石廠商而言,價格上漲則可能讓他們起死回生。
盡管不是所有這種供應都能迅速提升,但一部分是可以的,而且有證據表明這種情況已經出現。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頭六個月,中國的鐵礦石進口同比增加了9.3%至5.393億噸。
但來自主要供應國的進口量增幅則不及整體增幅,其中來自澳洲的進口量增加8.2%,巴西增加7.3%,南非僅增加2%。
**邊際供給重出江湖**
中國鐵礦石的增長幅度,大多反而是來自印度之類的非傳統市場,來自印度的鐵礦石進口量大增151.5%,伊朗增長56%,塞拉利昂(獅子山共和國)跳增115.2%。
如果鐵礦石漲勢持續下去,這幾個國家的礦商可能會計劃擴大產量,并銷往中國。
一名印度鐵礦石企業高層日前在行業活動上表示,只要鐵礦石價格在每噸70美元上方,他的公司就能出口到中國,如果價格升到80美元,他們將“積極”沖高數量。
這名主管因未獲授權接觸媒體而不愿具名。他表示,他的公司第一季已經出口一些船貨到中國,但是當鐵礦石價格跌向每噸50美元時,就停手了。
不過如今價格已回到70美元上方,他的公司便可能重回出口市場。
中國國內的鐵礦石產量也在升高,根據官方數據,6月產量同比上升5%,達到20個月高點1.247億噸。
值得一提的是,甚至在鐵礦石價格6月中旬開始強勁上漲之前,其產量就已經在攀升,這加大了未來幾個月供應將更快增長的風險。
鐵礦石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過去十年開發的大型礦山的最后一批有望在未來數月開始供應市場。
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淡水河谷正在加速其年產9,000萬噸的S11D項目的生產。另外,在年產能5,500萬噸的Roy Hill礦實現滿負荷生產后,最大鐵礦石出口國澳洲有望加大向市場的鐵礦石輸出。
即便鋼鐵價格繼續有強勁表現,但巴西和澳洲數百萬噸新產能的輸出、中小型生產商的回歸以及中國國內產出的增多,應該會給鐵礦石漲勢踩下剎車。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還要好幾個月才會出現,所以鐵礦石暫時還可以逗留在鋼鐵價格上漲的派對中。(來源:中證網)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