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說,人們只是定期定點對配水系統水質進行檢測,這就讓污染物有機會隨著水流進入千家萬戶水質問題是一個事關民生的重大問題。我們只需稍微關心一下城市的用水問題,就可以發現,對水質進行持續監測并進行應對有多么重要。
針對這種情況,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研究人員在工程學院院長Mina Hoorfar教授帶領下,開發出了對供水系統進行持續完全監測的解決方案。他們制造出了3D打印水質探測器,它體積更小、成本低廉,利于進行量產。
該探測器可以同時對多個指標進行測量,如濁度、pH值、溫度、氯含量,也可以探測病菌及污染物。探測器所收集的數據無線傳輸到中央系統中,以待進一步分析。
由于各個探測器是獨立運行的,因此它們可以部署到整個配水系統中,一個探測器發生故障的話,并不會影響其它探測器的運行,從而在整個供水用水過程中實現持續監測。
傳統的水質持續監測方式成本太高,難于普及,而3D打印探測器解決了這個問題,低廉的成本有利于大規模生產。這樣的系統也能及早發現進入供水系統的污染物,避免發生公共用水安全問題。
編輯點評
3D打印水質探測器,它體積更小、成本低廉,利于進行量產。這樣的系統也能及早發現進入供水系統的污染物,從而在整個供水用水過程中實現持續監測,避免發生公共用水安全問題。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