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天氣因素影響,7月份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均出現微幅回落,但制造業PMI連續10個月運行在51%以上,非制造業PMI也連續10個月保持在54%以上,表明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仍在發展。
經濟增長穩定性提高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昨日聯合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PMI為51.4%,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在解讀數據時稱,由于近期全國大范圍持續晴熱高溫、部分地區遭受暴雨洪澇災害,一些企業例行設備檢修,制造業生產活動有所放緩。
盡管指數有所回落,但制造業PMI已經連續10個月維持在51%以上,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
“7月份PMI繼續保持在擴張區間,表明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目前經濟仍在筑底企穩期間,但增長的穩定性趨于提高。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從分項指數來看,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第三個月小幅改善,預計未來工業生產有望維持平穩增長態勢。
與制造業的走勢一致,7月非制造業PMI回落0.4個百分點至54.5%。但該數值與上半年均值基本持平,且連續10個月維持在54%以上,非制造業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武威對此表示,從近年數據表現來看,今年54%以上的平均水平較2015年以來53%左右的平均水平高出1個百分點,表明當前非制造業整體發展水平較前兩年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反映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均有增強。
隨著近期宏觀經濟數據向好,方正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等多家機構均表示,三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繼續超預期。申萬宏源證券在昨日發布的最新研報中上調了三季度GDP增速預期0.1個百分點至6.9%。
新舊動能轉換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從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中行業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產業結構深入優化,新舊增長動力轉換持續加快。
數據顯示,7月份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PMI指數有所回落,但在制造業當中的引領地位和作用突出,高于制造業整體水平1個百分點以上;傳統行業PMI指數基本平穩,但指數水平低于制造業整體水平1個百分點以上。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陳中濤分析稱,“一高一低”兩相對比,反映出經濟新舊增長動力的轉換在持續加快。
這一點在非制造業PMI中亦有體現。以互聯網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指數連續上升,7月份達到62%以上的高位。
中小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數據還反映,大型企業與中、小型企業再度出現分化走勢,大型企業PMI持續上升,中、小型企業PMI重新跌回萎縮區間。
據統計數據,7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2.9%,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中、小型企業PMI為49.6%和48.9%,分別比上月回落0.9個和1.2個百分點。
章俊對此表示,供給側改革導致目前受益于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大部分為大型企業,而承受成本上升壓力的中下游企業里中小型企業依然占比較高,因此出現大型和中小型企業景氣度此消彼長的現象。
此外,市場價格加快上升也值得關注。7月份企業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均明顯上升,尤其以購進價格的上升最為明顯。制造業PMI中,企業購進價格指數在7月大幅上升7.5個百分點至57.9%,與出廠價格指數差距明顯擴大,達到5個百分點以上。
“這種趨勢發展下去,雖然上游行業效益會得到提升,但下游行業成本會明顯增加、效益下滑,不利于企業協同發展,不利于經濟穩定。”陳中濤說。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