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我國科技基礎條件資源家底到底有多厚?7月27日,科技部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召開摸家底培訓會,部署進一步摸清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科技基礎條件資源。
據悉,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自2008年開始,現已基本摸清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和部分科技企業的科技資源家底。其中包括重大科研設施、大型科研儀器、研究實驗基地、生物種質保藏機構、科學數據庫等科技資源的建設、管理和開放共享信息,涉及36個中央部門和31個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個計劃單列市所屬的4050家法人單位。
2016年調查結果顯示,重大科研基礎設施39項,核心儀器設備831臺(套),原值38.17億元;50萬元以上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約7.3萬臺(套),儀器設備原值1041.6億元;國家級科研基地1051個;科學數據庫1068個;生物種質和實驗材料資源庫435個;4000多家法人單位擁有的科技活動人員總量141.7萬人;當年承擔課題總量54萬項、發表論文90.5萬篇、專利授權數10.47萬項、發明專利累計擁有量35.5萬項、當年獲得的科技成果獎勵數量1.5萬項。
2016年調查涉及地方所屬單位3452家,超過總數的85%,調查單位數量排名前5位的地方是湖北、山東、山西、江蘇、廣東;大型儀器數量排名前5的地方是上海、江蘇、北京、浙江和廣東。
培訓會要求各地在2017年資源調查工作中深化數據分析利用,加強資源調查對重點工作的支撐作用。據有關方面負責人介紹,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是為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基礎。
(原文標題:我國科技基礎條件資源基本摸清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