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7月27日,在“7·28”唐山地震41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河南省地震局對外通報,“十二五”期間,河南省地震局措資2000萬元、各市縣配套資金3666萬元,加強市縣地震監測臺網建設,已形成了覆蓋全省的測震、前兆、強震動綜合監測臺網,目前全省的地震監測能力顯著提高。

據介紹,截止目前,河南全省共建有群測群防測報點2085個,主要進行電磁、水位等地震測項觀測。各市縣地震部門定期對宏觀觀測點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觀測人員信息準確、職責明確、通信暢通。市、縣、鄉、村級群測群防網絡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運轉規范,初步形成了專群結合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
目前,鄭州、安陽、南陽、焦作、新鄉市已完成城市活動斷層探測工作。有些成果已應用于城市規劃、土地利用和重大項目選址等方面,比如鄭州排除了老鴉陳為活動斷裂,京廣高鐵安陽段依據探測成果,由京港澳高速西側向東移了3公里。南陽的農運會場館、焦作的商務區項目都依據探測成果,采取了避讓措施,從而保障了工程的地震安全。
同時,河南還建立了縣、鄉、村三級災情速報員隊伍和信息管理庫,入庫人數累計達31695人。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地震應急救援工作,成立涵蓋18個省轄市的地震救援志愿服務隊783支,人數達35777人,志愿者隊伍的培訓、演練與管理不斷加強。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中央、省、市共投入4300萬元,在河南全省17個市、縣新建了9個Ⅰ類和8個Ⅱ類應急避險避難場所,有效提高了公共服務能力,成為災難發生后的“避風港”。
與此同時,河南各市縣地震部門與當地教育、科技部門聯合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學校創建工作,目前全省共創建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273所,各地充分利用“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大地震紀念日以及科普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防震減災知識宣傳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原標題:河南防震減災顯成效 綜合監測臺網覆蓋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