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關于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示范區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在7月25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探索實體經濟尤其是
制造業轉型升級新突破,對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制造強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張峰指出,國務院部署創建“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范區,是對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是加快“中國制造2025”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工信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要求,會同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不斷充實示范區的工作內容和政策內涵,提高試點示范工作的含金量,引導支持地方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整體進程。
張峰表示,具體來說,一是要抓緊研究示范區相關的申報標準、管理辦法和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創建的原則、工作要求和示范重點。二是要統籌考慮現有的試點示范與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銜接,進一步聚焦政策資源,形成部門間、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的工作合力。三是要細化完善優惠政策,在深化放管服、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下工夫。優惠政策主要聚焦于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簡政放權,在示范區內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二是財稅金融支持,支持示范區大力促進創新創業,強化企業股權激勵,探索實行信用評價與稅收便利服務掛鉤制度等政策。三是土地供應保障,包括對示范區年度新增工業用地指標給予適度傾斜等政策。四是人才培養引進,支持示范區拓展人才雙向流動機制、開展創業補貼試點、支持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等。
張峰強調,示范區的創建主體是地方,工信部將會同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加強支持和引導,使示范區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的作用,帶動其他地區加快
制造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