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浙江環評制度改革已全面啟幕。近期,浙江省環保廳通報2016年度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考核情況,并通報了3份優秀環評文件和6份較差(質量不合格)環評文件。
在改革的大背景之下,環評機構能否起好把關功能愈加關乎著我們的生態環境。
近期,浙江省環保廳通報2016年度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考核情況,包括省內43家,省外3家環評機構。在此次考核中,有5家環評機構獲得優秀,24家考核良好,17家考核合格。
省環保廳對考核結果排名后三位的環評機構予以通報批評,具體為:江蘇久力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同時,對于對環評報告質量抽查中有不合格報告的另3家環評機構也予以通報批評,分別是:金華市環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浙江竟成環境咨詢有限公司、浙江冶金環境保護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獲得優秀的5家環評機構分別是:浙江環科環境咨詢有限公司、杭州一達環保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司、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泰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省環保廳還通報了3份優秀環評文件和6份較差(質量不合格)環評文件。
3份優秀環評文件分別是:
1.浙江環科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的《紹興市上虞眾聯環保有限公司年安全處置6萬噸危險廢物項目報告書》,項目負責人:魯航。
2.杭州一達環保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編制的《浙江美諾華藥物化學有限公司年產20噸坎地沙坦酯、50噸普瑞巴林及20噸瑞舒伐他汀鈣建設項目報告書》,項目負責人:陳林青。
3.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編制的《浙江縉云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報告書》,項目負責人:丁明明。
6份較差環評文件分別是:
1.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編制的“某公司油氣兩用鍋爐改生物質、燃油鍋爐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負責人:葉孝虎。
主要問題:工程分析不到位,源強計算有誤;廢氣排放標準執行錯誤。
2.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編制的“某加油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負責人:袁甦。
主要問題:廢氣排放標準執行錯誤;污染物源強計算依據不足。
3.金華市環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編制的“某道路拓寬改造工程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負責人:王娟。
主要問題:報告內容嚴重缺失,無定量分析。
4.金華市環科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編制的“某公司年產6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負責人:金艷。
主要問題:缺少本項目特征污染源影響分析。
5.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編制的2份平原排澇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負責人分別為:潘海平、鄭世宗。
主要問題均為:公眾參與程序有誤;重金屬超標底泥處置去向不明,報告未提出具體處置措施。
6.浙江竟成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編制的“某公司年產19710噸閥門鑄件及1000噸高精度出口閥門精加工重組技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負責人:錢曉東。
主要問題:煙(粉)塵產生情況未體現鑄造行業的污染特征,源強缺乏依據;有機廢氣分析缺失。
7.浙江冶金環境保護設計研究有限公司編制的“某工廠年加工45萬噸碎石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項目負責人:曾賢平。
主要問題:噪聲評價結論有誤。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