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產業發展布局,北京新政有望再加碼。7月24日,北京市發改委主任談緒祥在參加“市民對話一把手·砥礪奮進的北京”訪談節目時透露,為更好引導產業在更大范圍內合理布局,在已有的北京新增產業禁限目錄的基礎上,未來北京還將推出新增產業的鼓勵引導目錄,推動優勢產業在區域發展中起到更好的發動機作用。在業內看來,文化創意產業、生物醫藥研發等現代服務業極有可能列入鼓勵目錄中,成為北京未來產業發展重心。
“配合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2014年北京首次印發了《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以下簡稱禁限目錄),這是根據北京新的城市定位及擁有的資源支撐條件,制定的產業引導政策”,談緒祥表示,隨著禁限目錄的實施,各類產業實現了合理布局,“未來北京還將繼續發展符合北京優勢高端金融、文化創意、高技術制造等產業,也將出臺新增產業鼓勵引導目錄,更好服務相關工作。”
據了解,在北京首批禁限目錄中,采礦業、貴金屬冶煉、汽車
制造業(新能源汽車除外)被明確列入禁止新增和擴建名單,房地產開發經營則明確禁止新建容積率小于1(含)的住宅項目(文保區風景名勝區風貌保護除外)。在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看來,在當前北京對市場進行調整的關鍵時期,禁限目錄功不可沒,他表示,禁限目錄抑制了不符合北京城市定位的產業的發展,對減少北京非首都功能資源聚集有很大作用。
針對禁限目錄可能擴展的領域,有分析認為,未來北京功能疏解或者限制落地的主要目標,還應落在醫療、教育等核心公共資源上,北京的醫療資源優勢突出,每年前往市內各大三甲醫院治療的外地就醫人口眾多,如果合理引導上述醫院在河北、天津開設分院,或與當地醫療機構合作辦院,將可以一定程度上為北京緩解人口壓力。
而在鼓勵引導目錄方面,實際上去年北京市經信委曾發布《北京市鼓勵發展的高精尖產品目錄(2016年版)》,囊括三十六個重點項目,例如新興智能硬件、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工藝美術精品等。分析認為,上述產業極有可能在即將發布的鼓勵引導目錄中繼續獲得產業扶持。
“鑒于北京擁有的人才、科研機構聚集優勢,文化創意產業、生物醫藥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無出其右地成為未來發展重點”,首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表示,這也是符合北京產業置換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建設方向,因為隨著原有的高污染、高能耗產業轉移,北京經濟增長一定程度受到了影響,急需新的高附加值產業壯大,來鞏固北京整體競爭優勢。
陳及進一步表示,針對北京已有
制造業,未來可以保留研發總部,通過
知識產權建設引領整體發展、延長產業鏈,但大規模生產制造已經不適宜保留,理應及時遷出。(來源:中國工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