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由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華中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聯手研發的“高速交通軟弱土路基性能控制和感測技術創新與應用”項目取得多項研究成果,開拓了我國高速交通軟弱土路基性能控制和感測的新途徑,完善了軟弱土路基設計分析理論體系,實質性地推動了高速交通工程領域科學技術進步。
該項目屬交通工程領域。我國分布有大量軟弱土,隨著高速公(鐵)路的大規模興建,高速交通軟弱土路基問題無法規避,而當前日益提升的服役品質要求給軟弱土路基性能控制和感測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
該項目針對此技術難題,經過十余年攻關,研發了系列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樁承式加筋路堤掛網新技術、軟弱土路基變形災害處治工藝、軟弱土路基新型支擋和生態護坡結構以及質量性能感測系統等,并開展了理論和應用研究。
主要創新成果包括:提出并推廣應用了深厚軟弱土地區新型樁承式加筋路堤結構及既有高速交通軟弱土路基加固與變形病害整治方法,研發了布袋注漿樁等新型成樁工藝。開發了深厚軟弱地基上高速交通路基新型扶壁式擋墻及互錨式垂直薄壁擋墻結構,提出了軟弱土路基邊坡生態修復和景觀重建技術。
提出了被廣泛應用的彈黏塑性本構模型和地基沉降簡化計算方法,系統構建了剛性樁復合地基加筋路堤設計計算理論和多樁型復合地基設計計算理論。構建了基于多光纖布拉格傳感器的土釘(或樁)長度和質量測試系統以及軟弱土路基變形與穩定性全自動化光纖監測與預報系統。
項目成果已在湖北漢十城際、合福等20余條鐵路工程及長臨、長治等40余條高速公路工程中得到了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山西省公路局、山西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廳局與企業也是該成果的主要應用單位。
據了解,項目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119項,授權軟件著作權7項;發表學術論著300余篇(本)(SCI101篇,EI157篇,專著5本);主編國家行業推薦性標準1部和地方標準3部;參編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各1部;獲得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優秀工法一等獎1項。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