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沉寂一段時間之后,鐵礦石市場再度活躍。“瘋狂的石頭”又回來了。
近日,根據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發往中國的鐵礦石達到9470萬噸,較5月的9150萬噸有所增加。此外,海關數據還顯示,今年上半年,總進口量達到5.39億噸,較去年同期上漲9.3%。去年,中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為10.24億噸,創歷史新高。
鐵礦石進口量增大,得益于中國鋼鐵市場的火暴。而中國大力采購鐵礦石的做法也讓全球三大礦商對中國市場充滿期待。盡管鐵礦石價格今年以來總體走低,但無論是必和必拓、力拓還是淡水河谷,它們的生產線從6月中旬開始普遍加速,在過去的5周時間里,有4周時間產量呈現上揚。
有分析師指出,鋼產量的持續提升肯定會刺激鐵礦石需求。鋼廠的邊際利潤目前還十分適宜,完全有空間繼續提升產能。預計中國2017全年鐵礦石進口量將達到10.8億噸。
短期內仍有支撐
目前,鋼材市場回暖跡象較為明顯,部分鋼材品種已經小幅上漲。鋼坯市場連續小幅上漲,對當地鐵礦石市場形成較為有利的支撐作用。另據了解,目前部分大戶試探性小幅上調鐵精粉的報價。預計鋼材市場或將延續上揚走勢,從而對鐵礦石市場形成支撐作用。
“鐵 礦石進口量去年至今仍居高不下,去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為10.24億噸,創下歷史新高。而今年上半年已經較去年同期上漲9.3%,今年下半年進口量有望 沖擊新高。目前國內鋼材市場淡季不淡,今年以來鋼材價格震蕩走高,鋼材盈利能力空前豐厚,建筑鋼材鋼廠每噸盈利在1000元/噸以上,在利潤的刺激下,鋼 廠的生產熱情高漲,鋼產量持續提升,對鐵礦石的需求將會居高不下,刺激對鐵礦石的進口。”市場分析師王俊彩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國內鋼鐵行業在去產能、清理“地條鋼”等政策環境下行情轉好。鋼鐵價格堅挺,鋼廠生產積極性較高,高爐開工率維持高位水平,這也給鐵礦石一定的需求支撐。
此外,國內環保政策執行力度大,延續環保高壓政策。下半年國內礦山選廠開工率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地區資源偏緊,對鐵礦石價格有一定支撐作用。
招商期貨分析師趙超越表示,隨著今年鋼鐵價格回升,國內的小型鐵廠開始“躺著賺錢”,他們對于鐵礦石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同時,國家發放給民營企業的進口配額也有所上升,這是提振鐵礦石進口的重要原因。預計今年全年的鐵礦石進口量將超過去年,達到10.8億噸。
“就 目前鋼鐵行業來看,鋼廠利潤表現較好,對鐵礦石需求穩定,而且這一情況或將長期維持,也會給三四季度行情帶來比較好的預期。而鐵礦石目前逐漸進入傳統淡 季,今年或將迎來淡季不淡的局面,也將為未來的‘金九銀十’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市場分析師杜成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指出。
杜成表示,預計本月指數價格長期處于60美元/噸上方波動概率較大,回落至50-60美元/噸之間可能性越發渺小。
廢鋼或將面臨競爭壓力
就在鐵礦石進口量創紀錄的同時,廢鋼出口激增成為鋼鐵行業的關注話題。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廢鋼出口量4月份達1.54萬噸,同比暴增2252.6%,5月份再度猛增至8.03萬噸。雖然絕對數量不大,但相比于以往的年出口量只有100噸至2000噸,這已是“天量”了。
分析師孫婧雅認為,中國廢鋼出口量增加,其背后暴露出的是國內廢鋼資源供需失衡的問題。隨著整治“地條鋼”行動在各地展開,很多中頻爐鋼廠拆的拆、停的停,廢鋼供應形成激增態勢,但市場需求卻在走低,價格一路下跌。
“我國的鋼企業一方面大量進口鐵礦石,采用能耗高、排放高的工藝生產鋼鐵,而另一方面卻把能耗低、排放低的廢鋼原料出口到海外,這顯然不是一種合理的現象,更是一種短視行為。”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據介紹,廢鋼是鋼鐵生產的主要原料之一。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用廢鋼煉鋼可大幅節水、節能,并減少廢氣、廢水、廢渣的排放。與用礦石、焦煤生產鋼鐵的長流程工藝相比,更利于節約能耗,減少廢氣排放量。
中國目前只有11%的鋼產量來自廢鋼,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卻達到70%,這意味著在回收金屬方面中國還有著巨大的空間。最近中國廢鋼的充足與政府整頓鋼產業、打擊低質量小鋼廠有關。這些小鋼廠大多使用的是以廢鋼為原料的感應爐,因此它們被關閉以后這部分廢鋼供應就多了出來。
“中國廢鋼的利用水平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多企業是出于成本考慮,才選擇以鐵礦石為原材料的長流程冶煉。但從長遠看,這并不利于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能源互聯網研究學者聶光輝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據了解,與用鐵礦石生產鋼鐵相比,用廢鋼生產1噸鋼可節約鐵礦石1.6噸,節約焦炭0.4噸,節約原煤1噸左右,同時減少1.6噸二氧化碳、3噸固體廢物的排放。
中國廢鋼鐵應用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樹斌曾算過一筆賬,電爐煉鋼比轉爐煉鋼成本高。用廢鋼煉鋼比用鐵礦石煉鐵再煉鋼,原料成本每噸要高200元至300元,這使得企業使用廢鋼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在財政、稅收及電價等方面給予補貼。
其實為了防止廢鋼資源過度輸出,國家已經對廢鋼實行嚴格的出口管理,出口關稅高達40%。然而,通過征收出口關稅的方式限制廢鋼出口,目前看來不是長久之計,現在應大力發展短流程鋼廠,鼓勵企業加大廢鋼利用。
一旦廢鋼的利用率有所上升,中國企業鐵礦石的需求量便會受到沖擊。“中長期而言,廢鋼肯定是對鐵礦石的真正威脅。我們認為,到2020年,替代過程會變快。”香港里昂證券分析師丹尼爾·孟說。
“少吃礦石,多吃廢鋼”不僅可以降低鐵礦石進口依存度,降低產業風險,也是我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廢鋼鐵產業“十三五”規劃》明確到2020年,我國煉鋼的廢鋼比要達到20%,并提出廢鋼業六大發展目標,并明確“十三五”期間將加快廢鋼鐵產業規范化發展,提高廢鋼利用量;提高鋼鐵渣等含鐵固廢物的綜合利用率;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促進我國廢鋼業發展。
有分析指出,鋼廠廢鋼使用量未來一定呈上升趨勢,這就會抑制鐵礦石價格的上行。而整體供需關系更是導致了價格方面必然地向下運行。對中國鋼鐵行業來說,2017年廢鋼真正意義上成為了鐵礦石的替代品,未來兩者間的市場份額之爭將愈演愈烈。
我國當前對廢鋼行業產業化、規?;?、區域化的發展有了明確的舉措,廢鋼的產量和質量有望提升。尤其當廢鋼價格更具競爭力,煉鋼成本更具優勢時,電爐煉鋼將迎來發展的窗口期,轉爐煉鋼也將加大對廢鋼的使用,未來廢鋼對鐵礦石的替代效應或將逐步增強。(來源:中國產經新聞報)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