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鐵礦石價格呈現先揚后抑。由于年初金融市場力量的逐漸淡出,供需關系成為主旋 律,市場運行逐漸趨于理性,回歸正常軌跡。預計下半年,鐵礦石價格將大概率在50-60美元/噸的箱體中運行,年平均價格在60美元/噸附近;國產礦 (62%品位、干基、含稅價)主力運行區間為500-600元/噸。
一、2017年上半年鐵礦石市場回顧
中鋼協鐵礦石指數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進口礦價格從年初第一交易日的76.85美元/噸迅速拉升至2月21日的年度高值92.05美元/噸,28個交 易統計日累計漲幅接近20%;之后震蕩下行至6月13日的年度最低點54.26美元/噸,跌幅超過41%。之后,受成品材市場價格的拉升及全國范圍內廢鋼 價格的回升影響,價格恢復至6月30日的62.41美元/噸,漲幅為15%。從進口鐵礦石的月平均價格價格上看,6月價格下降至56.51美元/噸,月環 比下降8.1%,降幅較上月再次收斂,可以認為是2016年4季度以來的價格反彈行情的結束。
從海關統計數據上看,2017年上半年中國累 計進口鐵礦石5.39億噸,同比增長9.3%;6月當月進口鐵礦石9470萬噸,連續25個月呈上升趨勢。此外,截至6月30日,中國主要港口進口礦庫存 創紀錄為14413萬噸,這將使中國國內的供需關系更加惡化,并壓制鐵礦石價格向上運行,對后期鐵礦石價格上行恢復造成極大的壓力。
二、上半年影響鐵礦石市場運行的主要因素
下游用鋼需求方面:房地產對鋼材的拉動效應在緩慢減弱,汽車、機械、造船等行業的需求有所回升但較緩慢,基建行業由于國家“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等戰略 和政策的出臺成為刺激鋼鐵行業的主動力。但基建行業對鋼鐵市場的刺激效果需要一定時間后及時建設效果的考量,實際刺激效果還需謹慎計算,目前的計算結果只 能是一種良好的預期。
鐵礦石生產方面:2017年,S11D項目、ROYHILL、MINASRIO以及印度、伊朗方面均會出現增長,即便 是中國的高價位礦山,復產意愿也十分濃厚。按最新材料測算,2017年全球鐵礦石供應量將至少過剩8000萬噸以上。在此基礎上,如果加上打擊中頻爐產生 的廢鋼的累計作用,今年全年的鐵礦石供應過剩的情況或將更糟。
鐵礦石期貨市場方面, 2017年2月后隨著國家對外匯市場監管力度的增加,“空礦多螺”成為期貨市場的主旋律。之后,由于國家基建項目的陸續出臺以及國家打擊“地條鋼”、全面 清理中頻爐的力度不斷加大,對未來市場的良好預期成就了“空某多螺”成為期貨市場的操作主體,這也造就了5、6月份之后的黑色系整體期貨運行局面,推動了 現貨市場的發展格局。可以認為,2017年金融市場拉動因素取代了市場的實際供需,成為干擾和左右鐵礦石市場的主要因素。
鐵礦石替代品方 面,由于國家打擊“地條鋼、中頻爐”接地尾聲,使得原本應流入“中頻爐”市場的大量廢鋼涌進原料市場,拉低了廢鋼的價格。目前廢鋼相對鐵水成本的價格差已 經拉開至400元空間以外,鋼廠原料的選擇性增強,對鐵礦的需求和用量會逐漸相對地減少。同時,廢鋼貿易流通方面,“南廢北運”成為趨勢,鋼廠廢鋼使用量 的需求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鐵礦石價格的上行,整體供需關系更是導致了價格方面必然的向下運行。對中國鋼鐵行業來說,2017年廢鋼真正意義上成為了鐵 礦石的替代品,未來兩者間的市場份額之爭將愈演愈烈。
三、2017年下半年鐵礦石市場走勢分析
從鐵礦石的運行上看,由于年初金融市場力量的逐漸淡出,供需關系成為主旋律,價格運行逐漸趨于理性。從2015年以來的進口礦現貨價格與國產礦價格的趨勢對 比上看,可以發現,目前國產礦價格運行已結束了前期金融拉動的“異動”周期,恢復至進口礦現貨上方運行,回歸正常軌跡。
從進口鐵礦石長期的 價格運行軌跡上看,自2013年以來,鐵礦石的下行趨勢雖然在2016年后得到有效修正,但全球范圍內供大于求的矛盾還將迫使長期價格承壓下行,與有效需 求的支撐尋找交集。因此,較長期間看,鐵礦石價格將在50-70美元/噸區間內波動并筑底尋求突破,從時間軸上看,這一時點或在2019年下半年至 2019年后到來。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2017年下半年的鐵礦石價格將在50-60美元的箱體中運行概率較大,并繼續維持之前有關鐵礦石年平均價格水平在50-75美元/噸區間以及60美元/噸的價格中位線的判斷。
從進口礦港口現貨和國產礦的運行軌跡上看,目前價格處于正常運行區間,價差保持一定的空間,表明在國內可直接采購范圍內,港口現貨與國產礦格局運行相對平 穩。未來,450-600元/噸,將成為兩者的主力運行區間,其中進口礦現貨450-550元/噸,國產礦500-600元/噸。(來源:五礦經濟研究院)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