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今天的空氣質量如何”已成為不少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目前寧夏銀川市已有12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實現監測數據一小時一報。
大氣環境超級監測站內部
面對實時變化的數字,有些市民提出疑問,空氣質量怎么監測?如何確保數據真實準確?為何有時公布的空氣質量情況與自己感受的不太一樣?日前,記者走進寧夏銀川市環境監測站進行探訪,希望能了解到關于這方面最全面、真實的情況,解開市民心中的疑惑。
12個站點實時監測全市環境空氣質量
7月14日,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位于閱海灣中央商務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走進監測室,感覺屋內十分涼爽。“儀器對環境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這里是恒溫恒濕的,這些儀器可以自動進行監測數據的采集、分析、匯總、發布,通過‘一點多發’的形式分別傳到各級監測站,實現全過程自動化。”監測站點的運維工程師童文東告訴記者,監測時不需要技術人員實時在場,但要按照規范要求定期進行設備校準和設備維護等工作。
記者看到,室內的監測設備由一個個方形的機柜組成,上有幾根粗管子伸向屋頂。記者了解到,每個機柜代表著一項監測內容,主要針對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共6種污染物進行監測并顯示數據。
走出監測室,在監測室屋頂連接那幾根管子的,是由三腳架支撐起的兩個蘑菇形狀的裝置,以及一個像攝像頭一樣的裝置。“‘蘑菇’是PM10采集器、PM2.5采集器,像攝像頭的可以監測能見度。”童文東說,“蘑菇”先把空氣樣品進行采集,再把樣品直接輸送到下面的機柜,讀出不同時刻的濃度數值,數據經過計算機計算,得到有效數據以供使用。
據了解,國家對于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的布局是有嚴格規定的,在高度、角度、視野等方面有明確的要求,根據銀川市規模、面積、人口的多少確定監測點位布設數量。目前銀川市12個站點完全按照國家的相關技術標準設計,可以覆蓋銀川市城市建成區、永寧、賀蘭、靈武縣城區域。
回到銀川市環境監測站自動監測預警會商室,辦公桌上的電腦閃爍著,值班工作人員緊盯著空氣質量聯網監測管理平臺,時不時拿筆做著記錄,發現問題后及時通知管理部門。
工作人員小楊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空氣質量監測平臺,查看銀川市各自動監測站點的空氣質量指數(AQI),包括6項污染物的實時濃度和分布情況。“我們的手機上也安裝了相關平臺,并24小時保持手機暢通,就算放假或下班,也可以工作。”小楊說。其實,空氣質量不光靠電腦,也得靠人腦,工程師們還要結合氣象參數等數據對未來空氣質量進行預測,即便空氣質量處于優良級別,該做到位的準備工作,絲毫不能落下。
直觀感受和實際監測情況
為啥不一樣
“在報紙上看到銀川市的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有時會覺得空氣質量不是太好的地方竟然比空氣好的地方排名靠前,這是怎么回事?”有些市民提出疑問。
銀川市環境監測站環境空氣監測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報紙上發布的6個縣(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排名,是基于目前在銀川市城市建成區(含兩縣一市縣城)內的12個自動監測站點也就是環境空氣質量評價城市點,依據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6種主要污染物的監測結果進行計算排名的。而市民感受到污染嚴重的地方主要是污染源聚集區,不在環境空氣質量評價城市點內,它們為污染控制點,兩個監測布點要求不同,因此我們對空氣質量的直觀感受和實際監測情況是有差別的。
“此外,市民或網友在發布系統或手機APP軟件里看到一些數據,就會進行揣測,事實上完全沒有必要。”該負責人說,銀川12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中6個為國控點,由國家環保部委托第三方運維公司進行統一管理,6個為市控點,由銀川市環保局委托第三方運維公司進行管理,數據從采集、分析,再到匯總、發布全部是自動化的,并同時向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的環保監測站點實時發送,設備和技術與國際并軌。
銀川市啟動大氣環境超級監測站建設
記者還了解到,為進一步摸清環境空氣質量變化成因,銀川市已經啟動了銀川市大氣環境超級監測站(以下簡稱“超級站”)建設,在現行銀川市空氣質量監測網絡12個站點的基礎上,建立寧夏大氣復合污染立體監測超級站。“超級站”包括1個主站、2個子站,具備大氣污染化學成分自動監測、大氣顆粒物(氣溶膠)物理性質監測、大氣光學特征監測、常規氣象參數監測、灰霾天氣分析、空氣質量及監測技術研究等六大功能,構成覆蓋銀川市區及周邊的空氣環境質量監測網。
(原文標題:我市空氣質量監測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