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身體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健康監護儀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為了得到生理參數的實時性檢測,實時了解身體的狀況,對便攜式、微型化的健康監護儀進行大力的研究與開發。無論是醫療診斷、病毒檢測還是環境檢測,人們都需要小巧便攜的檢測設備。因此,體積小巧的PCR檢測儀應運而生。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外專千人計劃專家帕維爾·紐齊爾教授團隊研制出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儀,成功實現了對由多型禽流感病毒(如H7N9、H5N1)、流感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瘧疾、埃博拉病毒的準確、快速檢驗,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應用空間。
病毒是一類個體微小、無完整細胞結構、含單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并復制的非細胞型微生物,它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質外殼組成。傳統病毒學鑒定,通過病毒的特性、形態、染色及生化鑒定等確認,為當今臨床、科研提供一些準而可靠的數據,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展,新的病毒診斷技術和方法已廣泛用于各種微生物的鑒別,大大提高了檢測和鑒定水平,擴大了人類對疾病認識的廣度和深度。
據了解,該檢測儀僅有普通手機大小,重量約相當于3個雞蛋,驅動電壓12伏,普通醫護人員不需專業培訓即可掌握使用方法。相關成果曾被《科學》報道,并被國際著名基因組專業網站Genomeweb認為,是世界上最小的PCR實時檢測平臺。
編輯點評
在我國,由于醫療資源尤其是高端優質醫療資源的缺乏和地區間分布不均衡引起了廣被詬病的“看病難”問題。醫療儀器設備網絡化所帶來的這些益處對解決該問題也有著非常現實的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加工工藝的提升,在便攜式醫療儀器的發展方向將有可能走向微型化,植入式的人體生理參數的檢測。
標簽:PCR檢測儀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