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節奏變快,空氣質量環境檢測產業越來越重要,近日科技部發布了一則好消息,又一霧霾監測利器霧-霾監測與不同分辨率數值預報業務系統研究正式通過驗收。近日,受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委托,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環境領域“我國霧-霾監測與不同分辨率數值預報業務系統研究”項目驗收會,項目組織單位中國氣象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驗收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匯報,詳細審查了驗收材料,對項目完成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了評議,一致同意通過項目驗收。 “我國霧-霾監測與不同分辨率數值預報業務系統研究”項目由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氣象中心等單位負責具體實施,旨在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0 km、10 km和2 km不同分辨率霧-霾數值預報系統,實現全國、區域、城市聯動的霧-霾預報與預警,開展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的霧-霾應急減控對策研究,并建立示范基地。 項目實施以來,開發了包含多組分分檔氣溶膠物理以及雙向反饋的多尺度霧-霾數值預報系統,建立了全國、多個區域霧-霾業務預報系統。 在北京、上海和四川盆地等地區開展了三維立體觀測,獲取了包括質量濃度、化學組分、粒徑分布特征以及新粒子生成事件的氣溶膠理化數據庫,并結合衛星反演技術,構建了我國霧-霾加強觀測試驗數據集。 建立了最新的全國生物質燃燒和城市交通排放源清單,為多尺度霧霾的業務預報提供了數據基礎;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西南、新疆等地建立了霧-霾預報預警業務示范平臺,并建立了國家級和地方聯動的霧-霾預報預警業務體系。 項目開發的不同分辨率霧-霾數值預報系統以及國家級和區域聯動的霧-霾預報預警示范平臺,為我國實現定量霧-霾預報預警提供了科技支撐。 編輯點評 項目實施以來,開發了包括多組分分檔氣溶膠物理以及雙向反饋的多尺度霧-霾數值預報系統,建立了全國、多個區域霧-霾業務預報系統;北京、上海和四川盆地等地區開展了三維立體觀測,獲取了包括質量濃度、化學組分、粒徑分布特征以及新粒子生成事件的氣溶膠理化數據庫,并結合衛星反演技術,構建了國霧-霾加強觀測試驗數據集;建立了最新的全國生物質燃燒和鄉村交通排放源清單,為多尺度霧霾的業務預報提供了數據基礎;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西南、新疆等地建立了霧-霾預報預警業務示范平臺,并建立了國家級和地方聯動的霧-霾預報預警業務體系。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