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在线视频-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综合视频网-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當前位置:全球化工設備網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安裝245萬只智能電表 海南實現低壓集抄全覆蓋

作者: 2017年07月12日 來源:中國儀表網 瀏覽量:
字號:T | T
【中國儀表網儀表產業】2017年6月30日,隨著最后一批智能電表安裝完畢,約245萬只智能電表成功“落戶”海南居民家中,意味著海南電網在南網范圍內率先實現全省居民用電低壓集抄全覆蓋,為提高供電服務水平
  【中國儀表網 儀表產業】2017年6月30日,隨著最后一批智能電表安裝完畢,約245萬只智能電表成功“落戶”海南居民家中,意味著海南電網在南網范圍內率先實現全省居民用電低壓集抄全覆蓋,為提高供電服務水平,“數字化”電網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實現低壓集抄全覆蓋,用戶用電信息就能夠自動讀取上傳,抄表員無需再實地抄表,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過去,需要3至5年時間才能完成上百萬用戶的低壓集抄項目,現在僅需半年時間就能完成。如何做到低壓集抄改造效率翻番?這背后,是一次體制創新與技術升級并舉的成功嘗試。
 
  體制創新和技術升級 率先實現計量中心集約化管理
 
  低壓集抄技術在2014年就已海南推廣。2016年,五指山、定安、保亭、瓊中、臨高、白沙6家供電局率先完成低壓集抄覆蓋。隨后,海南電網公司全面推進全省低壓集抄,要在7個月時間內完成約141萬戶的改造項目,更重的任務緊接而來。
 
  141萬戶電表的安裝進度,取決于電表檢定和安裝進度兩個方面。“每只智能電表出廠后,要經過一系列檢測,確保計量精準,才能安裝到用戶家中。”海南電網市場營銷部計量科科長蔡淵介紹,電表首檢效率起著決定作用。
 
  過去,電表首檢工作分散在各局層面,并且多采用人工檢測的方式進行,效率難以提高,直接制約后續電表的安裝進度。而現在,大部分的電表都集中由海南電網電能計量中心進行首檢,這是促進電表計量檢定提速的核心。
 
  2016年4月,電能計量中心機構從掛靠海南電力科學研究院調整為公司直屬機構,同年6月30日,海南電網電能計量中心揭牌投運,在南網范圍內實現電能計量專業兩個“第一”,即第一個實現省級電能計量中心獨立運作和第一個實現電能計量省級集中首檢,體制創新和技術升級為低壓集抄覆蓋提供了雙重支撐。
 
  在海南電網電能計量中心的檢定室里,一只半米多高的機械手在繁忙地工作著,它能同時抓取三個電表放在檢定流水上,升降、伸縮、旋轉,一氣呵成。幾乎全省的電能表都要在這條流水線上集中,進行首次監測。
 
  在海南電網電能計量中心檢定部工作的陳長基介紹,這條單相電能表集中檢定流水線可實現自動化操作,擁有6個檢定臺體,360個表位,按每天8小時的工作計劃每年可檢定40萬只電表。在時間緊張的情況下,可實行“三班倒”24小時制工作,一年最大檢定量可達120萬只,相當于原有人工檢定量的4倍。
 
  這樣一來,各供電局的電表計量首檢工作不再“各自為營”,經過全省電能計量中心“把關”校驗過的智能電表,經統一配送,由各個局組織安裝“落戶”。
 
  準備做在前頭 “一項目一設計,一臺區一方案”
 
  電表檢定完成后配送到各局,又如何快速組織安裝?這是第二道考驗。海南電網公司總結經驗,把工作做在前頭。“一項目一設計,一臺區一方案”便是集抄改造工作中實現精益管理的一大舉措。
 
  在海南瓊海供電局的滌綸場臺區居民樓入口處看到, 11個表箱分上下兩排,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墻面上,施工人員正在將智能電表的進戶線引入居民家中。現場施工單位項目部資料員龔麗說:“每個臺區都有一個設計方案,明確了臺區的戶數和安裝方位,我們在施工之前就一目了然,方便多了。”
 
  “做精做優項目,套用以前的做法不能達到更高的工作要求了,要在原本的經驗上,以精益管理的思維不斷進行工作模式的創新。”海南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專責朱德文說。
 
  這次低壓集抄改造項目以臺區為單位驗收,臺區設計則成為了影響驗收進度的重要環節。以前的集抄改造工作中, 全省統一選出幾種典型的臺區類型,設計典型模板,忽視了細節上的差別,會導致項目的前期材料準備不足,延長臺區的建設工期,增加整改風險。
 
  在瓊海供電局營銷部工作,負責監督低壓集抄項目進度的蘇君瑞說:“萬事開頭難。人夠不夠,材料到不到位,這些事情一旦解決了,后面的進度就快多了。”
 
  “一臺區一設計”便是為籌備物資提供了依據。如今的集抄改造,海南電網公司要求設計單位提前對臺區“量身訂造”。一個臺區有幾戶人家需要更換電表?需要哪些類型的材料?前期的設計方案里給出了具體的依據,各個供電局就可提前申請相應的物資,有效減少出現往常的材料與現場實際需求不匹配、物資短缺的狀況,使工作更為細致規范。
 
  過程管控“提速增質” 業主項目部多維度發揮主動性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安裝完成約141萬戶居民低壓集抄建設,共涉及12個供電局33個標段,25支施工隊伍,項目實施時間緊、任務重,而且施工現場“點多面廣”,如何嚴把建設質量關、嚴控施工進度等問題又成為新的挑戰。
 
  朱德文的電腦上有著詳細的施工進度表,每周依據各局進度調配物資,并進行督促。朱德文說,施工建設中會遇到各種問題,能不能高效解決,就取決于各局業主項目部的主動性,公司營銷部最終對結果進行考核。
 
  壓力層層傳遞。供電局的業主項目部根據施工進度與供電所、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多方保持密切的溝通協調,從抓安全、抓質量、抓進度等多維度想細做實。
 
  蘇君瑞負責跟蹤瓊海地區的低壓集抄推進,看進度和現場是否匹配。“工作前期集中發現問題是好的,解決以后,后面的工作就順利多了。”
 
  比如瓊海的滌綸臺區,因為老房子墻皮老化,給線路打碼后總是會脫落,增加了施工難度。經過多次試驗解決后,滌綸臺區成為瓊海局推廣安裝的優質臺區,為其他臺區提供經驗。
 
  既保證施工進度也要緊抓施工質量。海口供電局市場營銷部副主任云舜說:“施工質量不達標,其他所有的工作不管做得多好,最后也只能得零分。”
 
  進場開工前,負責海口地區電表安裝工作的5支專業施工隊伍所有人員,都要統一接受技術專家的電表安裝培訓,在現場實操及安規考試合格后上崗工作。緊接著,這5只施工隊伍還要分別獨立完成5個示范臺區的安裝工作,并通過供電局的驗收,才能在全市鋪開作業。
 
  電表更換過程中,取得居民用戶的理解和支持,也是使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的關鍵。“工作開始的時候,一些用戶認為新的智能電表計數會加快,不愿意讓我們進行施工。”云舜說,為了減少這樣的矛盾,在開工前海口局會提前下發《居民電表輪換告知書》,消除用戶疑慮和擔憂。
 
  在安裝完電表的5天內,供電局還要完成對電表和終端之間的調試并聯,同時各供電局也以此為契機梳理客戶檔案、線變戶關系,為“數字化”電網建設打好基礎。
 
  搭上智能電表的“科技快車”,低壓集抄全覆蓋將成為海南電網營銷工作升級轉型的突破口,這不僅是一場抄核收技術的變革,也是一場管理機制與員工觀念的變革。海南電網公司將加速低壓集抄應用的成果化,從量的擴張轉變為質的提升,向營銷精益、服務精細的目標邁進。
 
  (原文標題:海南電網:全面推進智能計量技術創新升級)
全球化工設備網(http://www.tupvw34.cn )友情提醒,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全球化工設備網!違者必究.

標簽:

分享到:
免責聲明:1、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或者作者自行發布,本網發布文章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給訪問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同時本網亦不對文章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作出適當處理!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