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現狀
當前電液伺服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結構及加工工藝的改進、材料的更替及測試方法的改變。
1)在結構改進上,目前主要是利用冗余技術對伺服閥的結構進行改造。由于伺服閥是伺服系統的核心元件,伺服閥性能的優劣直接代表著伺服系統的水平。另外,從可靠性角度分析,伺服閥的可靠性是伺服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由于伺服閥被污染是導致伺服閥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對此,國外的許多廠家對伺服閥結構作了改進,先后發展出了抗污染性較好的射流管式、偏導射流式伺服閥。而且,俄羅斯還在其研制的射流管式伺服閥閥芯兩端設計了雙冗余位置傳感器,用來檢測閥芯位置。一旦出現故障信號可立即切換備用伺服閥,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此種兩余度技術已廣泛的應用于航空行業。而且,美國的Moog公司和俄羅斯的沃斯霍得工廠均已研制出四余度的伺服機構用于航天行業。 我國的航天系統有關單位早在90年代就已進行三余度等多余度伺服機構的研制,將伺服閥的力矩馬達、反饋元件、滑閥副做成多套,發生故障可隨時切換,保證系統的正常工作。此外多線圈結構、或在結構上帶零位保護裝置、外接式濾器等型式的伺服閥亦已在冶金、電力、塑料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在加工工藝的改進方面,采用新型的加工設備和工藝來提高伺服閥的加工精度及能力。如在閥芯閥套配磨方法上,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均研制出了智能化、全自動的配磨系統。特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配磨系統改變了傳統的氣動配磨的模式,采用液壓油作為測量介質,更直接地反應了所測滑閥副的實際情況,提高了測量結果的準確性與精度。在力矩馬達的焊接方面,中船重工第704研究所與德國知名廠家合作,采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焊接工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哈爾濱工業大學還研制出智能化的伺服閥力矩馬達彈性元件測量裝置。解決了原有手動測量法中存在的測量精度低、操作復雜、效率低等問題。對彈性元件能高效完成剛度測量、得到完整的測量曲線,且不重復性測量誤差不大于1%。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