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閥門受壓鑄鋼件射線照相檢測的具體要求(一)
4.6、像質計的使用
4.6.1、像質計一般應放置在鑄件源側表面.
4.6.2、像質計的放置原則:
a)單壁透照規定像質計放置在源側。雙壁單影透照規定像質計放里在膠片側。雙壁雙影透照規定像質計可放置在源側,也可放里在膠片側。
b)單壁透照中,如果像質計無法放里在源側,’允許放置在膠片側。
C)單壁透照中像質計放鬢在膠片側時,應進行對比試驗,對比試驗方法是在射源側和膠片側各放一個像質計,用與工件相同的條件透照,測定出像質計放置在源側和膠片側的靈敏度差異,以此修正應識別像質計絲號,以保證實際透照的底片的靈敏度符合要求。
d)當像質計放置在膠片側時,應在像質計上適當位置放置鉛字“F”作為標記,"F”標記的影像應與像質計的標記同時出現在底片上,且應在檢測報告中注明。
4.6.3、原則上每張底片上都應有像質計的影像。當一次曝光完成多張膠片照相時,使用的像質計數量允許減少但應符合以下要求:
a)鑄件檢測部位為環形,采用源置中心周向曝光時,可在鑄鋼件的圓周上等間隔地放置四個像質 計。
b)一次連續排列的多張膠片時,至少在第一張、中間一張和最后一張膠片處各放置一個像質計。
4.6.4、小口徑鑄件可選用通用線型像質計或附錄F規定的專用(等徑金屬絲)像質計。
4.6.5、如果底片黑度均勻部位能夠清晰的看到長度不小于10mm的連續金屬絲影像時,則認為該絲是可以識別的。專用像質計至少應能識別兩根金屬絲。
4.7、無用射線和散射線屏蔽
4.7.1、應采用金屬增感屏、鉛板、濾波板等適當措施,屏蔽散射線和無用射線,限制照射場范圍。
4.7.2、對初次制定的檢測工藝,或使用中檢測工藝的條件、環境發生改變時,應進行背散射線防護檢查。檢查背散射線防護的方法是:在暗盒背面貼附“B"鉛字標記,一般“B鉛字的高度為1.3mm,厚度為1.6mm,按檢測工藝的規定進行透照和暗室處理。若在底片上出現黑度低于周圍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則說明背散射線.防護不夠,應增大背散射線防護鉛板的厚度。若在底.片上不出現B”字影像或出現黑度高于周圍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則說明背散射線防護符合要求。
4.8、標記
4.8.1、透照部位的標記由識別標記和定位標記組成。標記一般由適當尺寸的鉛(或其他適宜的重金屬)制數字、拼音字母和符號等構成。
4.8.2、識別標記一般包括:產品編號、部位編號和透照日期。返修后的透照還應有返修標記,擴大檢測比例的透照應有擴大檢測標記。
4.8.3、定位標記包括中心標記和搭接標記。中心標記指示透照部位區段的中心位置和分段編號的方向,一般用十字箭頭“十”表示。搭接標記是連接檢測時的透照分段標記,可用符合“t”或其他能顯示搭接情況的方法表示。
4.8.4、搭接標記放置的部位應符合附錄G的規定。被檢測鑄件的形狀不便按規定要求進行放置時,可根據被檢測鑄件的形狀進行放置,但所有標記的影像不應重疊,且不應于擾有效評定范圍內的影像。
4.9、分膠片處理
4.9.1、未曝光膠片的貯藏,應避免受光照、壓力、高溫、高濕度、有害煙霧或蒸汽以及穿透性輻射的影響。
4.9.2、保持暗盒、增感屏及裝片臺的清潔,以保證膠片的潔凈度。如采用手工操作,暗室的布置應該是將液槽處理部分放在一側,而膠片的裝卸部分放在另一側。暗室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并足夠黑暗。
4.9.3、可采用自動沖洗或手工沖洗方式處理,推薦采用自動沖洗方式處理。
4.9.4、膠片的正常顯影溫度為20'C,顯影時間為5min~8min在選擇顯影時間時應遵循生產廠的推薦,在溫度較高或較低時必須調整顯影時間。
4.9.5、膠片處理一般應按膠片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
4.10、評片要求
4.10.1、評片一般應在專用的評片黛進行。評片室應整潔、安靜,溫度適烹,光線應暗且柔和。
4.10.2、評片人員在評片前應經歷一定的暗適應時間。從陽光進人評片的暗度適應時一般為5min~10min;從一般的室內進入評片的暗度適應時間應不少于30s
4.10.3、評片時,底片評定范圍內的亮度魔符合下列規定:
a)當底片評定范圍內的黑度D≤2.5時,透過底片評定范圍內的亮度不低于30cd/m2
b)當底片評定范圍內的黑度D>2.5時,透過底片范圍內的黑度不低于10cd/m2
4.10.4、觀片燈應有觀察底片黑度為4.0以上的光亮度。漫射光亮度應可調,并魔滿足表3的規定。對不需要觀察或透光童過強的部分,應采用適當的遮光板以屏蔽強光。
表3 觀片亮度
4.10.5、底片評定范圍的寬度應根據協議要求或附錄C。
4.11、底片質量
4.11.1、底片上,定位和識別標記影像應顯示完整、位置正確。
4.11.2、底片評定范夔內的黑度D應符合表4規定。透照雙璧單影或其他截面厚度變化大的鑄件時,AB級最低黑度允許降至1.5; B級最低黑度可降
至2.0。采用多膠片方法時,單片觀察的黑度應符合表4要求。雙片疊加觀察僅限于A級,疊加觀察時,單片的黑度應不低于1.3
表4 底片黑度的有效范圍
對評定范圍內的黑度D>4.0的底片,如有計量檢定報告證明所用觀片燈在底片評定范圍內的亮度能夠滿足4.10.3的要求,允許進行評片。
4.11.3、底片的像質計靈敏度
底片的像質計靈敏度用式(4)表示:
式中:
K——以百分數表示的射線照相靈敏度;
d——射線照相底片上可辨認到的最細鋼絲直徑,單位為mm
t——鑄鋼件被透照處的壁厚,單位為mm。
4. 11.4射線照相靈敏度分為A級、.AB級和B級,按表5的規定。
表5 射線照相靈敏度級別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