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35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推進會”精神,新疆農機局局長木合塔爾·艾沙再次深入到自治區農機局“訪惠聚”駐阿克托格拉克(16)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先后走訪二十余戶農戶,宣講惠農政策、算清家底賬目、分清幫扶類別、提出“一戶一策”;分層次召集會議,摸清自然稟賦、產業現狀、勞動力構成、研究制定“一村一策”工作方案;要求著力提高幫扶對象的生活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加強脫貧致富宣傳教育,引導貧困群眾轉變觀念,扶貧重在扶志,努力破處“等靠要”思想,加強就業培訓和雙語培訓,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能力。
在“貧困戶基本信息采集表”的基礎上,指導“訪惠聚”駐村工作隊與助力小分隊再次入戶核實,堅持“六個精準”、落實“五個一批”、推進“十大專項行動”,制定出了332戶貧困戶分類幫扶“一戶一策”工作方案,其中157戶貧困戶實行社會保障兜底脫貧、38戶落實現有各項惠農政策即可脫貧、137戶發展壯大特色產業脫貧,并與332戶貧困戶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和保證書。
針對阿克托格拉克村基礎設施滯后、灌溉用水緊張、種養業結構單一、管理粗放等問題,經反復磋商,在《2017年阿克托格拉克村為民辦理的十件實事好事》的基礎上,制定出農機行業、農機部門、機關干部扶持壯大阿克托格拉克村集體經濟的工作方案。重點發展“秋延晚、春提前”拱棚西紅柿,發展庭院經濟和特色種植挖潛增收;鼓勵飼草料充足的農戶發展育肥羊養殖,加快出欄,增加收入;引導有一技之長的婦女,到巴楚縣藝美服裝有限公司16村衛星工廠就業,就地就近拓寬增收門路;加強“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國語水平,推動富余勞動力“走出去”務工增收,努力實現戶戶有門路、人人有活干、月月有收入。提出發揮農機行業優勢、部門特色、奉獻精神,建立科學扶貧、精準扶貧、全員扶貧的農機化協調配套工作機制,全力以赴啃下脫貧攻堅的最硬“骨頭”、攻下脫貧攻堅的最強“堡壘”、補齊脫貧攻堅的最大“短板”,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