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機器人應用的普及,人類的工作危機越發受到關注。近日,據最新的研究報告稱,未來15年內美國近40%的工作崗位都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所取代。
據CNBC文章,根據普華永道(PwC)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未來15年內美國近40%的工作崗位都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
其它發達經濟體也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研究預計在英國未來15年將會有近30%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在德國將會有35%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在日本將會有21%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取代。
所有發達經濟體中,美國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的比重之所以最高,就是因為美國許多工作崗位所要求的工作技能比較簡單,比如填表等崗位。
從行業上來看,運輸業、
制造業和零售業受到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的沖擊最大。
普華永道是根據不同工作崗位的類型來判斷具體工作崗位可實現自動化的可能性,進而預測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
普華永道的研究表明,在金融服務行業,美國的工作崗位與英國的工作崗位相比更容易實現自動化。雖然說英國和美國兩國的主導的服務業類型非常相似,但是美國的金融服務業零售性更明顯,更加常規。而英國的金融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更加的專業,尤其是在國際銀行業工作的人,他們有很高的學歷,很難被自動化和機器人取代。
根據普華永道的研究,德國
制造業中,未來能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的工作崗位數量要比英國制造業中的數量多。因此,德國實現自動化的可能性空間更多。
在日本,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的比例最低,原因是與其它國家相比,日本的自動化水平已經很高了。在日本,許多工作崗位都要求很高的技能和經驗。比如在日本零售業都要求工人具備比其它國家同類崗位更多的管理和組織能力。(實際上日本已經在各個領域應用自動化和智能化,比如快餐店的自動售貨機、處理繁瑣事務的機器出納員等。)
研究人員指出,政府應該采取相關的措施,找到降低機器人崛起導致大面積失業帶來的沖擊。比如,增加技術培訓等。
即使如此,特朗普政府好像對此并不擔憂。預計到2030年美國接近38%的工作崗位都會被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
美國財政秘書長Steve Mnuchin稱,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肯定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但是這個事并不在政府的議程之中,他認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至少還需要50年到100年的時間。
原標題:15年后美國40%的崗位都會被AI和機器人取代(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