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鋼鐵企業經濟運行座談會近日在京召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指出,下半年,鋼鐵企業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增效益這兩個主題開展工作,堅定去產能的步伐,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堅持控產量、穩價格,努力實現增效益,維護行業平穩運行。“2017年,鋼鐵行業最關鍵的決定性戰役,就是徹底清除地條鋼和防止地條鋼死灰復燃。這兩個方面是事關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基礎穩定的大問題,全行業和企業決不可掉以輕心。”
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
今年初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成效顯著,市場形勢和企業盈利狀況有所好轉。據鋼協統計,1~4月,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325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企業代表普遍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尤其是化解過剩產能和清除地條鋼工作力度加大,對市場好轉、鋼價趨穩、企業效益改善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截至5月底,全國已壓減粗鋼產能4239萬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4.8%。“與2016年相比,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一個推進,去產能的同時,企業改革和管理也在創新。”劉振江說,“國家顯然是把鋼鐵行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和試點,我們要當好先行官。”
今年5月2~26日,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組成8個督查組,赴各地開展取締地條鋼專項督查,正按照“四個徹底拆除”的要求將地條鋼取締到位。但是,在利益驅動下,地條鋼的地方保護主義仍較嚴重。會上,有相當一部分企業表達了對地條鋼死灰復燃的擔憂,提出個別企業用電弧爐置換工頻爐和中頻爐產能、電弧爐企業“批小建大”等擴產能現象必須嚴格禁止。
對此,劉振江表示,上半年徹底清除地條鋼和防止地條鋼死灰復燃,這兩個問題同等重要,如果其中一個問題解決不好,將后患無窮。地條鋼難打,不在于找的“理由”,根源在于利益驅動。全行業和企業要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
鋼協常務副會長顧建國強調:“取締‘地條鋼’來不得反復,一反復就是洪水猛獸。希望大家站在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堅持原則、實事求是、保持警覺。”
控產量穩價格是關鍵
“2017年,我們必保的一件事情就是增效益。”劉振江說,“不能保證穩增效益,就保證不了行業穩增長,也保證不了改革。”
從參會企業的生產經營指標來看,1~5月,大多數企業均實現盈利,一些虧損大戶實現了扭虧為盈。劉振江認為,上半年,多數企業的盈利情況好于預期,這難能可貴。但是,在行業整體盈利情況好轉的大環境下,仍有部分企業錯失了盈利良機。這些企業需要反思,從自身找問題。
上半年,長材的盈利情況明顯好于板材。從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的走勢來看,自2月下旬起至今,長材價格指數始終高于板材價格指數。5月末,國內市場長材價格比年初上漲了11.06%,而板材價格是下降了10.94%。
“板材價格低的根本問題在于供需關系。”顧建國說,“板材和長材的價格倒掛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這說明除了其他因素外,供需關系失衡是主要原因。”他表示,今年,板材的需求基本穩定,但供給量增加明顯。據鋼協統計,1~5月,中厚寬鋼帶和冷軋薄寬鋼帶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2.9%和10.7%,遠超全部鋼材產量增速。如果板材產量繼續增長,將對價格的回升產生制約。“板材的生產成本高于長材,但價格低于長材。這種情況如果下半年繼續存在甚至延續到明年,將對行業的穩定運行造成較大影響,這是影響當前行業運行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顧建國說。
隨著去產能、打擊地條鋼工作的持續推進,鋼材價格持續回升,拉動產能釋放加快,鋼鐵生產節奏偏快。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的粗鋼日均產量均高于去年同期。
劉振江指出:“我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產量猛增。上半年,長材供大于求的矛盾緩解了,板材供大于求的矛盾又突出了。下半年,鋼鐵行業就是要求穩,控產量、穩價格是保證行業平穩運行的關鍵。要實現增效益,還得按照市場需求以銷定產、控制產量。”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