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市場的影響以及國內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形勢向好。我國各地也紛紛抓緊機遇,發力智能制造,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近幾年,江蘇鎮江瞄準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從政策支持、應用示范建設方面做強實體經濟。
智能制造
裝備是高性能
裝備產業,對提升一國的裝備制造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發展如火如荼,前景持續向好。
相較于國外先進水平,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不過在近幾年國家重視和支持下,也迎來迅猛發展。目前,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研究體系,構成了將產學研用結合的創新機制,并在一些重點領域建成服務平臺。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將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經驗,不斷提升工業核心競爭力。在未來高端
制造業領域,我國智能制造有很大希望占據一席之地。
而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領域最具代表性的裝備,同樣迎來發展黃金期。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平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2%左右;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將超過40萬臺。
另外,近日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與Loup Ventures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40億美元,較2016年的123億美元增長13%;銷量將增加逾20%。預計到202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規模將增長175%,達到338億美元左右。
在全國市場的影響以及國內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形勢向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全年總產量達到 7.24萬臺,同比增長34.3%。2017年1-4月份,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是35073臺,同比增長51.7%,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如此大好形勢下,我國各地也紛紛抓緊機遇,發力智能制造,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其中江蘇鎮江就是代表之一。近幾年,鎮江瞄準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從政策支持、應用示范建設方面做強實體經濟。
2015年,鎮江市印發了“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以發展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為突破口,大力推動兩化深度融合。此后兩年,鎮江市一直致力于引導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集中集聚快速發展,形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模式,建設具有較強創新活力和競爭優勢的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與此同時,鎮江市還加強示范應用建設,推動“機器人+物聯網”在生產制造中的應用普及。目前,鎮江市在汽車制造、工程機械、現代物流等行業組織實施100個“機器換人”項目,并建設20家左右的“數字工廠”和“智慧車間”;同時,深化信息技術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環節融合應用,到2017年全市重點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密度達100臺/萬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設計、生產、管理、營銷的比重超過90%。
據悉,鎮江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規模目標為:2017年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35%,初步形成集設計研發、生產制造、集成應用為一體的工業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業基地。目前鎮江共有省級示范智能車間23個,大全集團、恒順集團、天宮集團等企業正在積極申報國家智能制造工廠試點示范。(以上內容來源于中國金融信息網)(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